梁曉霞
摘 要: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在為學生以后初高中數學的學習奠定基礎,所以,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和形象思維能力的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從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對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和形象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的訓練做出論述,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一些方式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發展;課堂教學
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都是一些比較基礎性的知識,旨在讓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打下良好基礎,另外,小學生的心理和智力發展存在一定的階段性和順序性,必須尊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教學。所以,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也要按照其自身發展來進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訓練。
一、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1.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小學生心智各方面發展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學生的發展。因此,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發展提高了自身想象能力和觀察能力,讓學習數學變得簡單易懂,從而增強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習注意力,培養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2.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做題時分析問題的能力,抓住重點,做到快速解題,讓學生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來完成其他事情,減少時間的浪費。從而在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可以更快地解決問題。
二、對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1.吸引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喜歡玩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特點,只要是好玩的東西都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而且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時間有限,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注意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小學生都喜歡有趣、新穎的東西,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一些卡通形象,融入教學中吸引學生注意力。例如,一年級下冊數學“有趣的圖形”這一課中,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用卡通的形象展現出來,通過讓學生在教室尋找一樣的圖形寶寶,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一舉兩得。
2.讓學生動手操作,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現在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更能讓學生記憶深刻。例如,在一年級數學下冊“觀察物體”這一節課中,教師引導學生知道什么是正面、側面、上面,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找一個物體,學生之間互相觀察,然后用平面圖讓學生判斷是從哪個面看到的。這樣既能讓學生自己操作觀察,又能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三、小學數學形象思維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1.課堂教學中直觀教學法的運用
小學階段的學生是在形象思維的基礎上向著抽象邏輯思維發展,但在小學階段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直觀教學法的運用符合現階段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例如,在二年級數學“時、分、秒”的學習中,教師直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鐘表,看時針、分針、秒針各走一格是多長時間,教師先演示,然后讓學生觀察,這樣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一個鐘表的表象,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提高。
2.在課堂中讓學生動手操作,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要使學生存在形象思維必須讓學生在頭腦中存在物體的表象,因此,支持和鼓勵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加強學生腦海中對物體的印象,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才會發展更好。例如,在六年級數學下冊“圓柱與圓錐”的學習中,通過觀察,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簡易的圓柱和圓錐,然后讓學生自己說出做的時候發現了什么,圓柱和圓錐有什么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從而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3.在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整體聯想力
小學階段學生所獲得的許多表象僅是形象思維發展的起點。要想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效地獲得形象思維,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數學表象的基礎上進一步地完善思維活動。而且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發展存在潛在的邏輯性,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將所講述的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將數學知識中包含的知識背景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整體感知中發揮想象力和聯想力,幫助學生建立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鞏固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形象思維的發展離不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其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之一,更是促進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關鍵。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和加強,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動力,將數學知識生活化,拓寬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識。為學生在今后的數學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殷潔.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名師在線,2019(2):46-47.
[2]劉郁明.基于小學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發展的課堂教學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52):94-95.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