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龍
摘 要: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應當高度重視分層教學,并結合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實際,采用合適的應用方式、時機將分層教學充分融入到數學教學中。文章就此展開了討論,先是簡述了應用分層教學的意義,然后從學生分層、教學分層、評價分層三個方面入手,詳細闡述了如何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落實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關鍵詞:素質教育;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
一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方法的意義
就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教師多習慣采用統一授課、統一考試的教學方式。雖然這種方式能方便教師授課,但是并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因為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尤其是農村家庭的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更大。有些是留守兒童,對數學知識一竅不通。有些能在父母的教導下基本了解一些數學知識,不能靈活應用。有些則接受了完整的早教課程,數學基礎比較好。對此,若是采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勢必會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應當靈活應用分層教學方法,促進每個學生的學習。
二 在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的措施
(一)學生分層
開展分層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分層。在這一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結合有所學生的學習情況、智力水平、學習態度等進行科學分層。對此,教師可采用問題調查、成績分析等方式。
一般來說,可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其中高層次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且能通過學習快速掌握數學知識。中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態度處于一般水平,且具有一定的上進心。低層次的學生具有基礎能力薄弱、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不正確等特點。另外,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在分層過程中不應直接應用優、中、差,高、中、低等敏感性的名稱。畢竟,分層教學的意義在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保證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若是通過分層而分等,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還會影響到最終的分層教學效果。總之,在開展分層教學之前,教師一定要先對學生進行分層,然后才能依據所分層次,合理設定教學目標、內容。
(二)教學分層
在課堂教學是實施分層教學方式的關鍵階段。教師應當深入貫徹分層教學理念,進行教學內容、目標的分層。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更新一步。
比如在小數乘法的教學中,針對低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當以讓學生掌握基礎計算能力為教學目標,并在教學中甚至一些簡單的計算題目,加強低層次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對于一般學生,應當在鞏固其計算的基礎上適當地拔高。對此,教師可設置一些難度較高的計算題目,強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對于高層次的學生,教師應當以開闊學生解題思路,提升學生計算準確性、效率為目標,設置一些綜合性的計算能力,強化學生綜合計算能力的培養。另外,在實施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加強指導,保證不同層次學生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對于高層次學生,要重點從思維方式、解題思路方面入手,進行點撥性指導;對于中層次的學生,要從解題方法方面入手,進行引導性的指導;對于低層次的學生,要從解題方法、計算過程方面入手,進行詳細的解題指導,使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題目計算。
(三)評價分層
評價體系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過程進行評價。在分層教學中,教師應當構建完善的分層教學評價體系,從而對每個層次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
教師應當分層教學內容及目標進行分層評價。同時,還應當采用合適的評價方式。如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自評等。如在上述小數乘法的教學中,教師可出示計算題目,讓高層、中層學生進行上臺驗算,而后引導其他學生對其驗算過程進行評價,從而落實學生評價。這樣不僅僅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評價興趣,而且還能對兩個層次的學生進行全面、客觀地評價。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之時,應當先對學生進行分層,為后續分層教學的開展奠定基礎。而后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實施教學內容、目標、評價的分層,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建成.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與分類指導的實驗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252.
[2]張志雄.三級分層教學與動態評價——談新課標下的農村小學課堂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9):79.
[3]彭江.農村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