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娟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學教學工作的實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當前,通過德育教育的實施,能夠更好地促進對小學生素質的培育,促進其全面的發展。小學音樂作為對學生藝術素養培育的重要渠道,在教學中通過德育教育的深入,推動兩者的深入融合,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鑒于此,本文對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展開分析。
關鍵詞:德育;教育理念;小學音樂;教學措施;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231-01
一、小學音樂教學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在當前眾多小學課程開展中,音樂課的教學效果較為一般,學生在課堂中無法完全沉浸在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不全,無法做到對學生綜合情況的有效掌握,在教學中無法根據學生狀態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最終導致學生的音樂素養培育效果難以提升,造成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降低。
在小學教育中,音樂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決定著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然而我國現階段的小學音樂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很多教師不注重音樂素質教育,將音樂課程改成數學或者語文課程.同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很難融入新的教學理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心態,小學生無法被現有的音樂教學所吸引,久而久之,失去興趣。
(二)小學音樂教學存在問題
其一,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學校在對音樂課程進行設置時,課時數較少,對其重視度不足,教學資源配置較為稀缺。學校整體教學活動開展下,沒有意識到音樂教學的重要性。
其二,教師沒有形成正確的教育理念。一些教師在音樂課教授中,沒有對音樂教育價值形成正確的理解與認知,造成在課程教學中,無法將音樂所具有的作用充分傳遞給學生。在教學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無法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效果不足,最終教學情況十分糟糕。
其三,學生對音樂課程學習缺少興趣。一些學生在音樂課中會十分激動,整體情緒處于興奮狀態,其本身是因為課程的松懈程度以及課程開展下課堂氛圍的活躍性,并非是對音樂本身所產生興趣。在真正學習音樂時,可能會有三心二意等情況的出現,造成整體學習效率較低。
二、德育教育在音樂課堂中的滲透策略
(一)唱歌教學中對德育教學的滲透
在音樂教學中所包含的情感多種多樣,體現出的思想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為此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唱歌滲透德育教育,應該做到對音樂內容所包含情緒的充分把控,針對音樂中情感的不同表達內容,采取具體的分析形式,為學生呈現出相應的情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長理念。
為此,在唱歌教學活動的展開中,應該對學生學習所具有的特征,做到充分的把握,以及在認知中所呈現出的能力水平做到明確了解,以學生學習下所呈現出的心理狀態作為教學核心,針對教材中的內容與內涵,做到生動掌控,從而聲情并茂地為學生展示更多具有張力的音樂作品,提高音樂作品對學生所產生的感染效果,為學生在感受音樂時,營造良好的氛圍,在對學生情感的體驗加以豐富的同時,有助于德育教育的更好展開。
(二)教學技巧中德育教學的滲透
為實現音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更好滲透,教師應該對學生在課堂中所具有的主體性加以明確,以學生作為主體核心,使得學生在課堂中能夠將自身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中應該更加側重于對學生知識學習的引導,對學生的獨立性加以培養,能夠做到對德育知識教學下的更好掌握。
例如,在《幸福拍手歌》的教學中,根據對歌曲內容的分解,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每一個小組之間自行對歌曲內容進行學習,在學習練唱的同時可以對動作進行編排同時在歌曲內容一同學習之后,可以進行分節表演,以小組形式所展開,能夠調動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積極性。同時有助于促進學生彼此之間的良好合作,注重對學生團隊意識的培養,有助于學生互相幫助等良好意識的形成,為德育教育在音樂教學中的效率提升加以強化,推動其教學水平的更好提升。
(三)音樂鑒賞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的實施下,是以對音樂鑒賞作為重點知識內容,在對音樂進行鑒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情緒,所想要表達的情感,以及所體現出的美感進行充分的感受,有助于學生審美意識的提升,使得學生能夠注意對一些三俗內容進行自覺的抵制,有助于為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樹立,奠定扎實的基礎。更加有助于德育教育在音樂鑒賞中的滲透,強化審美能力的提升。
(四)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為實現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德育教育內容的更好滲透,教師需要根據音樂課所采取教學方式的不同,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同時對其加以豐富,促進在音樂教學下對學生所學習音樂,知識的更好拓展,使得學生在豐富的課堂引導之下,在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提升的同時,實現對德育知識的深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