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添翼


[摘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聯合依達拉奉治療進展性腦梗死(PCI)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 方法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PCI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及注射用血栓通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低分子肝素及依達拉奉聯合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治療效果、凝血功能指標及不良反應。 結果 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NIHSS評分較低,凝血活酶時間、抗凝血酶Ⅲ、凝血酶原時間及治療總有效率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低分子肝素與依達拉奉聯合使用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PCI患者的凝血狀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轉歸。
[關鍵詞] 腦梗死;低分子肝素;依達拉奉;凝血功能;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743.3?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33-00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PCI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February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torvastatin, aspirin and thrombus for injec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and edaravon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urological deficit (NIHSS) score, therapeutic effect, coagulation function indicato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NIHS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and the thromboplastin time, antithrombin Ⅲ, prothrombin tim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ere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has a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agulation status of PCI patients,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and has higher safe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patient outcome.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Edaravone; Coagulation function; Safety
腦梗死是常見神經系統疾病,由腦內血管血栓形成而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進展性腦梗死(PCI)是其中較為常見的臨床亞型[1]。PCI患者在發病后持續6 h至數天內,其腦部局限性缺血癥狀逐漸進展或呈階梯式加重,漸進性損害神經功能[2]。臨床治療PCI常采取低分子肝素鈣,但易誘發出血而影響治療效果,依達拉奉作為一種腦保護劑,可降低腦血管損傷[3]。鑒于此,本研究對我院治療的PCI患者90例進行分析,進一步探討在治療PCI中聯合應用低分子肝素及依達拉奉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PCI患者9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各45例。對照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51~78歲,平均(62.48±8.53)歲。觀察組男29例,女16例;年齡50~78歲,平均(62.57±8.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知曉并審核,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PCI診斷標準[4];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者;于24 h內發病者;用藥治療血壓<180/100 mmHg。
排除標準:有藥物過敏史者;存在精神障礙且不能配合治療者;有腦腫瘤、腦出血等疾病史者;短期內接受抗纖溶、抗血小板凝聚、抗凝等藥物治療者;存在出血傾向或腦出血者。
1.3 方法
入院后兩組均接受平衡水電解質、降顱內壓、控制血壓及血糖等治療。對照組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浙江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63270, 20 mg/片),1片/次,1次/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同藥集團大同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3207,25 mg/片),4片/次,1次/d;在25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500 mg注射用血栓通(廣西梧州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5652)行靜脈滴注,1次/d,持續14 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5000 IU低分子肝素鈣注射液(深圳賽保爾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91)行皮下注射,2次/d,持續10 d;同時在100 mL氯化鈉注射液中加入30 mg依達拉奉注射液(山東羅欣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190)行靜脈滴注,2次/d,持續14 d。
1.4 評價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比較兩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采用美國國立衛生院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5]測定,包括意識水平、凝視、視野、面癱、上肢運動、下肢運動等,總分42分,分數越高表示神經受損越嚴重。②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評估標準[6]:痊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90%;顯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45%且<90%;有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且≤45%;無效:治療后患者NIHSS評分較治療前升高或下降<18%。治療總有效率為痊愈率、顯效率及有效率之和。③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4 d后,比較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抗凝血酶Ⅲ(AT-Ⅲ)、凝血酶原時間(PT)。④記錄兩組患者皮疹、胃腸道不適、腎衰竭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選取SPSS18.0軟件進行,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用非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NIHSS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痊愈23例,顯效14例,有效6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5.56%(43/45);對照組痊愈15例,顯效9例,有效10例,無效1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5.56%(34/45);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83,P=0.007)。
2.3 兩組凝血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凝血功能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APTT、AT-Ⅲ、PT均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皮疹1例,胃腸道不適1例,腎衰竭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67%(3/45),觀察組無不良反應發生,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79,P=0.078)。
3 討論
PCI是由于血栓形成導致腦部血管狹小,引起腦梗死區血管通透性增高、腦水腫等而出現周圍缺血半暗帶,漸進惡化神經功能,其起病急驟且進展快,患者就醫后病情仍存在進展性,嚴重影響其生命安全[7-8]。
研究報道,80%的腦梗死患者血液處于高凝狀態,可通過降低血液黏度,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腦梗死[9]。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NIHSS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較低,APTT、AT-Ⅲ、PT及治療總有效率均較高,表明低分子肝素與依達拉奉聯合使用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PCI患者的凝血狀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轉歸。低分子肝素鈉是臨床常用抗凝藥物,具有藥效時間長、利用率高、抗栓效果好等優點,可通過限制凝血酶活性以緩解機體高凝狀態,有效提高腦部血液流速,降低腦部損傷;同時能夠較好地抗Xa活性,且抗Ha活性效果差,可有效阻礙動靜脈血栓形成,緩解腦組織缺血現象,減輕神經功能缺損;但存在出血的副作用,使用過程中需嚴格控制劑量[10-11]。依達拉奉可較好地清除人腦自由基,通過抑制細胞膜質過氧化,從而減少過量自由基的形成,有效平衡人體內抗氧化物質與氧自由基,減輕自由基損傷腦組織,幫助患者恢復神經功能;同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改善血管壁內外壓力,減少腦水腫,降低血管通透性,緩解腦部組織損害[12-13]。另一方面,依達拉奉可幫助PCI患者恢復腦部血氧供給,緩解神經細胞壞死,減少缺血再灌注后出血癥狀,治療及預后效果較好[14]。AT-Ⅲ可阻礙血液中活性凝血因子,其含量的增高利于低分子肝素鈉的治療效果[15]。APTT及PT是反映機體凝血功能的指標,可體現血液動態轉變成凝膠狀態的過程[16]。經治療后兩組APTT、AT-Ⅲ、PT均升高,且聯合用藥治療效果顯著,表明低分子肝素與依達拉奉聯合使用可改善PCI患者的神經功能,清除自由基,利于腦部血液循環,增強治療效果;同時無不良反應發生,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
綜上所述,低分子肝素與依達拉奉聯合使用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PCI患者的凝血狀態,促進神經功能恢復,且安全性較高,利于患者轉歸。
[參考文獻]
[1] 賀宏梅,馬淑靜,禹愛梅. 進展性腦梗死39例危險因素分析[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7,12(3):254-255.
[2] 梁炳松,李育英,張岐平,等. 急性腦梗死患者病情進展的影響因素[J]. 廣西醫學,2018,40(6):615-618.
[3] 高躍強,楊杰. 依達拉奉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及其對凝血功能的影響研究[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6,24(8):36-38.
[4]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5,48(4):246-257.
[5] 張曉艷,沈建昀,張生,等. 阿托伐他汀聯合氯吡格雷對顱內大動脈狹窄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12):1726-1729.
[6] 王秋茹,李會倉,呂昕,等. 血栓通膠囊對進展性腦梗死病人臨床療效和神經功能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7,15(24):3199-3201.
[7] 張芳權,王會陽,李勇. 小劑量神經節苷脂聯合綜合療法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 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7,12(3):251-253.
[8] 趙勇,鄭水潔. 尤瑞克林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的療效及CT評價[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1):133-135.
[9] 邱曉華. 急性進展性腦梗死與凝血功能、纖溶功能、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 血栓與止血學,2017,23(6):986-987.
[10] 肖愉愉,楊楠,鄭利群. 化瘀通絡湯聯合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進展性腦梗死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2017,32(5):832-834.
[11] 趙連江,任萍. 小劑量尿激酶聯合低分子肝素治療急性進展性腦梗死療效及對神經功能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5):18-20.
[12] 胡巖芳,王建民,劉科,等. 急性進展性腦梗死應用依達拉奉聯合丁苯酞注射液及丁苯酞膠囊序貫治療的療效[J]. 中國臨床研究,2018,31(3):393-396.
[13] 戈蕾,趙玉曉,常永霞,等. 依達拉奉聯合rTMS對腦梗死患者自由基及神經功能的影響[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7,23(4):504-506.
[14] 鮑治誠,夏林亞,夏雪龍. 依達拉奉聯合高壓氧治療進展型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 醫學綜述,2016,22(24):4936-4939.
[15] 張本平,田闊,李杰,等. 血漿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活性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 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7,51(1):49-52.
[16] 黃勇軍,張艷麗,付彥,等. 抗血小板聯合治療對老年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2):216,218.
(收稿日期: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