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偉

【摘要】 目的 分析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64例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 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32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 實驗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治療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9.38%低于對照組的31.25%, 總有效率90.63%高于對照組的75.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顯著, 可有效預防并發癥, 安全性高, 可在臨床推廣及使用。
【關鍵詞】 左氧氟沙星;抗結核藥物;肺結核;肺部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5.065
肺結核是呼吸內科臨床常見傳染疾病, 發病后需長期使用藥物治療[1], 但是長此以往容易產生耐藥性, 從而轉變為耐藥性肺結核。耐藥性肺結核是指患者使用一種或一種以上藥物治療完全沒有效果的肺結核[2]。肺結核患者在病發早期沒有顯著或者特異的臨床表現, 但是一旦轉變為耐藥性肺結核, 患者會出現體溫上升、咳嗽和咳血痰等臨床表現, 且患者使用藥物完全沒有效果, 容易并發其他疾病, 導致患者認為治療無望, 開始消極懈怠治療[3]。本次研究選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 探究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效果,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 采用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每組32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1例、女11例;年齡最小43歲, 最大67歲, 平均年齡(57.86±4.26)歲。
對照組患者中男23例、女9例;年齡最小44歲, 最大68歲, 平均年齡(57.98±4.3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資料齊全;年齡<76歲;認知正常;均熟知本次研究, 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障礙;神經障礙;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惡性腫瘤;不配合研究者。
1. 3 方法
1. 3. 1 對照組 患者給予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片0.3 g/次, 1次/d口服;利福平0.6 g/次, 1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1.0 g/次, 1次/d口服;乙胺丁醇1.25 g/次, 1次/d口服。以上藥物中吡嗪酰胺片服用2個月后停藥, 其余藥物連續服用6個月。
1. 3. 2 實驗組 患者給予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片0.3 g/次, 1次/d口服;利福平0.6 g/次, 1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1.0 g/次, 1次/d口服;乙胺丁醇1.25 g/次, 1次/d口服;左氧氟沙星0.3 g/次, 2次/d口服。吡嗪酰胺片強化期服用2個月后停藥, 其余藥物連續服用6個月結束療程。
1. 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治療效果。以臨床癥狀及體征(體溫上升、咳嗽和咳血痰)改善情況進行療效判定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體溫上升、咳嗽和咳血痰)明顯改善或恢復正常則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體溫上升、咳嗽和咳血痰)有所改善則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體溫上升、咳嗽和咳血痰)未得到任何改善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并發癥包括胃腸道反應、肝功能輕度受損、腎功能輕度受損、頭暈乏力。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9.38%, 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1.25%;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顯效22例, 有效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0.63%;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 有效10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0%;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中國是世界上肺結核發病率相對較高的國家,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和醫療設備的不斷完善[4], 當前臨床抗結核治療方案已經十分成熟, 但是結核病仍然廣泛存在, 主要原因是肺結核患者需要長期接受藥物治療干預, 在這一治療過程中, 患者容易產生耐藥性[5]。研究表明, 患者在長期藥物治療情況下, 受到外界感染幾率較高, 因此對于容易產生耐藥性的患者需要采取科學規范的治療方案, 而對于已經出現耐藥性的患者則需要采用全新的臨床治療路徑, 顯著降低結合桿菌的進一步滋生, 降低外界病菌向自身傳染和自身病菌向外界傳染的發生幾率[6-10]。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 實驗組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 結果顯示,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9.38%, 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1.25%;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顯效22例, 有效7例, 無效3例, 總有效率為90.63%;對照組患者顯效12例, 有效10例, 無效10例, 總有效率為75.00%;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上述結果與鐘國慶[11]文獻研究結果基本相似。
綜上所述, 采用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顯著, 可有效預防并發癥, 安全性高, 可在臨床推廣及使用。
參考文獻
[1] 季登英, 張燕, 馬欣慧. 左氧氟沙星輔助抗結核藥物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27):14-15.
[2] 張日東, 馮通明. 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療效分析.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4, 25(3):556-557.
[3] 劉春燕, 仵倩紅, 杜鵑, 等. 莫西沙星或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療效及安全性對比.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6, 16(34):6717-6720.
[4] 劉幸, 歐陽兵, 冷艷朵, 等. 結核丸與左氧氟沙星等抗結核藥物聯用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療效分析. 抗感染藥學, 2017, 14(3):511-514.
[6] 許春玲. 高劑量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難治性結核性腦膜炎的有效性與安全性. 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 2015, 12(6):3-4.
[7] 譚軍華. 左氧氟沙星與常規抗結核藥物聯用對耐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其對空洞閉合的改善和痰菌清除的影響. 抗感染藥學, 2018, 15(8):1430-1432.
[8] 龔志華. 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分別與抗結核藥物聯用對耐藥性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抗感染藥學, 2017, 14(7):1315-1317.
[9] 王璐, 王曉, 彭江麗.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聯合左氧氟沙星及基礎抗結核藥物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療效.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1, 11(2):156-158.
[10] 蘇新元, 付建珍, 康雪娜, 等. 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治療結核性腹膜炎的療效觀察. 河北醫藥, 2015, 37(21):3282-3284.
[11] 鐘國慶. 左氧氟沙星聯合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合并肺部感染療效分析. 海峽藥學, 2018, 5(30):15.
[收稿日期: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