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平
【摘 要】新時代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的功能越來越受到學校的重視。和諧和健康的公寓文化不僅有利于大學生養成良好日常行為和規律化的學習習慣,而且也對大學生的個性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質水平的提升起著關鍵作用。文章對公寓文化育人的價值、存在的困境進行了剖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實施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新時代;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
中圖分類號: G71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0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028
高職院校公寓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生活以及交往的一個重要場所,是一個由多種元素構成的相對穩定和集中的復合空間,是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陣地。以公寓為載體可以較好地實現對大學生的全面教育,較快地推進高職院校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見》中指出:“學生公寓是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場所,是課堂之外對學生進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1]。公寓文化育人的方式和過程是隱性的、自覺自愿的、本能式的,學校主導的價值觀通過向公寓這一特定場域滲透,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行為方式、生活態度等,促進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新形勢和新時代對高職院校公寓文化建設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創新公寓文化育人路徑對于“三全育人”體系的建設,學生成長成才平臺的搭建具有重要意義。
1 新時代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的價值
新時代,我國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應用型人才的歷史使命,公寓育人作為高職院校育人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服務于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分析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的價值,發揮其對大學生立德樹人教育的主陣地功能是很有必要的。首先,有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公寓文化是一種群體性文化,其融合了教師和學生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育人理念,涵蓋了公寓的硬件設施物質文化、規章規定在內的制度文化、各種文體活動營造的精神文化各個方面,這些共同構成了有利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公寓文化體系。其次,良好的公寓文化有利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圍,不僅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生活和學習的環境空間,而且有助于他們思想品德、心理素質、社交關系、適應能力、團結友愛精神等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公寓文化無處不在,素質和修養、學習興趣和能力無形中得到提升。
2 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現存的困境
2.1 公寓文化建設的硬件設施不完善
目前,公寓文化育人作用的發揮受制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因為大部分高職院校的硬件設施破舊,無法保障新時代公寓文化活動開展和建設的需要。文化娛樂設施、服務設施、活動場地等比較缺乏,學生公寓內諸如自習室、休閑室、專門的活動室、心理咨詢室等功能房基本沒有,導致無法營造良好的公寓文化氛圍,公寓育人的成效受到較大程度的制約。
2.2 公寓文化宣傳方式缺乏吸引力
公寓文化宣傳媒介主要是傳統的宣傳展板,黑板和宣傳畫等,電子顯示屏、QQ、微信、網絡公眾號等媒介使用較少,文化宣傳的效果大打折扣[2]。即使使用了新媒體,但由于宣傳的內容沒能結合時代要求和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來設計,新穎性和吸引力欠缺,大部分學生往往有目的地自動屏蔽公寓文化的宣傳內容,對高職院校的公寓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戰。
2.3 公寓文化育人效果不明顯
公寓文化活動形式缺乏精心的策劃、設計,活動內容單調枯燥,缺乏明確的育人目標,宣傳方式陳舊,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難以與學生產生心靈共鳴。包括傳統歷史文化知識、時政新聞、國家方針政策、德育教育等內容的宿舍文化、大廳文化和走廊文化等對大學生的育人效果不明顯[3]。雖然諸如公寓文化節、公寓體育活動、星級宿舍評比、文明月等系列活動的開展對大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與管理的預期目標尚有一定的差距。公寓內吸煙、喝酒、亂丟垃圾、沉迷網絡游戲等現象仍大量存在。
3 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實施的路徑
3.1 利用公寓文化活動育人
首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承載和蘊含著古人的生存智慧、民族精神和優秀品質,可以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通過系列各類活動的形式將其植入與內化到高職學生公寓的教育中,這樣可以不知不覺地影響和熏陶大學生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價值傾向。比如,通過開展宿舍國學知識競賽、舉辦書畫比賽、傳統節日紀念活動、家訓舍風展示、宿舍各種文體比賽、寢室文化評比、建立公寓紅色文化長廊等等,引導學生將愛國、愛校和愛寢有機結合起來。其次,積極打造院系公寓文化品牌,培育“一院一品”活動鼓勵各院系充分挖掘院史院情和專業特色[4],建構特色鮮明的院系文化品牌,利用公寓文化品牌的熔爐效應來提升大學生的道德水平和促進他們個性特長的發展。
3.2 發揮公寓網絡平臺的育人功能
應充分利用網絡傳播媒介的高時效、多樣性,搭建學生公寓管理與服務平臺,有效宣傳各種政策理念、校園公寓文化活動等。大學生在公寓中的時間幾乎占了大學生生活時間的一半以上,這種比重呈現出日漸增長的趨勢,因此,通過網絡平臺促進公寓文化建設,重視和發揮公寓網絡文化的育人功能。開發,高職院校的公寓管理部分應開發能吸引學生興趣,引發學生共鳴的新穎宣傳方式,比如積極使用微信公眾號、微博官方賬號、貼吧等將公寓文化相關的活動場景、視頻及文件及時宣傳出去;以獎勵的形式鼓勵學生利用抖音、快手等拍攝公寓文化相關的微視頻等及時宣傳學生的公寓文化生活,使學生在關注、轉發、評論互動中得到教育,又能營造和諧、活潑的公寓文化環境和輿論氛圍。
3.3 建立學生自管的公寓育人新方式
學生公寓自治組織是溝通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大學生通過各種自治組織來參與公寓的管理和服務,不僅能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實現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而且也是對他們進行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途徑。目前,高職院校公寓管理的自治組織主要有學生公寓管理委員會、學生公寓自我管理委員會、學生宿舍管理委員會、學生社區管理委員會、學生黨團組織等,這些自治組織在公寓文化建設、宿舍管理和服務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調研發現,目前高職院校公寓自治組織的建設與本科院校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因此,應積極借鑒本科院校的經驗,培育和健全高職院校公寓學生組織的發展,提升其在日常管理、事務咨詢、服務投訴處理、文體活動組織、輿情應對、安全事故防范、突發事件處理、糾紛解決等諸多方面的能力。自管會、樓管會、樓棟長等主體應利用微信、微博、QQ、網站和信箱等各種渠道實施公寓的管理和服務,與學校的公寓管理者密切配合,二者形成聯動工作機制,實現公寓育人方式的改革和創新。
4 結語
后勤部門要不斷轉變管理服務方式,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堅持“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目標,對高職院校公寓文化育人的目標和內容進行針對性地精心設計,實現公寓管理服務的人性化。完善和創造一個優良的公寓育人環境,充分發揮大學生公寓育人的載體功能,引導和激發大學生追求公平正義的熱情、探索真知的主動性、培養他們重視師生、生生之間的親情友情的仁義精神。創新公寓文化育人的路徑,建立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化品牌,促進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學生在思想、情感和生活等方面的不斷融合,培養他們誠信、合作、團結和奉獻等優良品質,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moe.gov.cn/s78/A03/ghs_left/moe_638/s3013/201207/t20120706_138925.html.
[2]楊名.大學生公寓網絡文化育人功能及優化路徑[J].文教資料,2019(3):76-77.
[3]吳春紅.高等學校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實現路徑研究一一以衢州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9:21-23.
[4]喬婷.新形勢下高校學生公寓育人途徑探析[J].新西部(下旬刊),2019(3):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