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春月
【摘 要】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不是一味地仿用別人的方法而墨守成規。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不是看老師適應哪種,而是要看學生適應哪種,只要是適合學生的,那就是最好的。
【關鍵詞】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寫作方法;提高;氛圍
中圖分類號: H195.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35-0210-001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5.101
The Method Suitable for Students is the Best Teaching Method
DANG Chun-yue
(Haiyuan County Guan Qiao Township Central Primary School, Haiyuan Ningxia 755299, China)
【Abstract】The teaching methods are not fixed and unchangeable.They are not blindly imitating other people's methods and sticking to the rules.Different people should have different methods.Of course,this method does not depend on what the teacher adapts to,but on what the students adapt to.As long as it is suitable for the students,it is the best.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Writing method;Improvement;Atmosphere
在教書育人的這條道路了走了六年,遙遠而艱辛。有一眼望不到盡頭的迷惘,有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去走的孤獨和無助,有被鎖住了理想隨遇而安的頹廢,當然,也有在探索中摸索出路來的難以自控的喜悅。就像一個迷失路途的人,跌跌撞撞的,東倒西歪的,終于找到了正確的方向,也終于找到了認識路的方法。我總是覺得,適合學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學方法不是固定不變的,不是一味地仿用別人的方法而墨守成規。就我們學區而言,雖然我們的教學模式是一樣的。但一樣的教學模式,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不是看老師適應哪種,而是要看學生適應哪種,只要是適合學生的,那就是最好的。
1 取長補短,因材施教
孔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凡是都因人而異,所以,作為一名代課老師,甚至是一名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每一個學生,完全掌握每一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每一個學生的長處,每一個學生的不足,取長補短,因材施教。我們班里有一個孩子,每次作文都寫得很優秀。我發現她對外界世界是敏感的,她的情感世界是那么豐富,哪怕是一片落葉都能激發她寫作的熱情。我十分驚訝她那種對事物的觀察力,那種將文字和情感聯系起來的敏銳力,因為她只是一個六年級的學生。不得不說,她在寫作上是很有天賦的,我覺得她將來一定能成為一個作家。所以她就像我在萬千百花叢中發現的一朵奧古斯都郁金香,難得地讓我欣喜。于是。我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把我自己的寫作經驗,寫作技巧都傳授給了她。當然,我為什么不在班上,講給全班同學聽呢?因為除了她,其他同學無法領會。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這個學生的文筆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小學生的水平。我希望未來的有一天,她能成為一個真正的作家。像我們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作為老師,我們往往只看到了好學生的優點,只看到了一些學習落后的學生的缺點,但很少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有些學生可能學習不好,但他身上一定有閃光點。
2 發揮好班委會的力量
無論是作為代課老師,還是班主任,都要發揮好班委會的力量,讓他們成為老師的眼睛和耳朵,成為老師的左膀右臂。有些事情,老師總是親力親為顯然是時間不夠的。或許我們可以放手培養學生的能力。我把全班分成多個小組,每個組選一個學生當組長,當然,組長是輪換的,有能力者當之。當組長的人,一定要具備認真,細心,有責任心的品質,還要學習成績優秀。學習委員和班長就擔任總指揮的角色。每天的生字和日記交給小組長,小組長組織組員批改,我發現他們不但把不規范的生字圈出來,讓同學去更正,還會在下面寫上評語。還會給有進步的學生寫上鼓勵語。小組同學還會把日記中的錯別字畫出來,把語句不通的句子改過來,并寫上評語。然后我發現一種現象,我批改過的作業,給過的評語,學生都沒有興趣多看一眼,但對我學生批改過的作業,他們看得很認真,生怕哪里給改錯了。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好的,學生無論是從書還是寫作,都有所提高。
3 不停地調換座位,以優帶差,發揮小老師的作用
我們班隔一段時間就會調整一次座位。我總是把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調換到學習最好的學生旁邊。一個小組中至少要有兩個優等生和兩個后進生。我要求學習優秀的學生必須把學習差點的同學帶上去。我發現,同學們不再那么自私了,學會了分享,學會了幫助。他們會自覺地幫助同學講解不會的題目,會耐心地給同學輔導作業,會督促同學按時完成作業。他們還會自覺組織考生字,背課文。這樣,座位一直調換到每一個后進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小老師。
4 對寫作文的一點看法
作文雖然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點,但是難點就一定會有突破口。我努力將自己的語文課,變成“一堂充滿成長氣息的有生命的課堂;是創作,而絕不僅僅是寫作,是一堂充滿創新的課堂。”[2]所以,我自己在給學生上作文課的時候,總是會努力的做到以下兩點。
4.1 每天每節課,時時地去給學生灌輸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
我們學習過的每一篇課文,都在寫作方法上有亮點, 是環境描寫,或是人物描寫,作者都能以生動的筆法觸動人的心弦。這個時候,一定要給學生講寫作。講環境描寫在文章中的作用,講人物外貌可以像素描一樣,從不同角度去刻畫。可以粗線條整體勾勒,也可以細致入微的,從整體到部分去詳細描述。然后我們不妨把課停下來,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寫一寫。寫完了我們不妨在班上評比一下,優秀的拿來讀一讀,寫不好的老師可以指點一二。可能很多同學剛開始的時候寫不好,或者只是簡單地寫一句話,但是時間久了,每個人都能寫出來,而且以前只會寫幾句話的同學句子開始變得生動起來了。
4.2 作文的修改
我要求學生準備三個作文本,分別標上“一號”“二號”“三號”來區分。每次習作時,學生先在一號作文本上打底稿,底稿打好后小組開始修改,找出錯別字,修改病句。然后將改完的底稿抄寫到二號作文本上交給老師。這個時候,我把每個學生的作文都讀一遍,做到心中有數,但不去做任何的修改。再發下去,利用專門的一節課,再讓小組將二號作文本上的作文進行修改,這次要求學生將句子改生動,將內容改具體。改完之后打上分數,寫上評語,再交給老師。這時我拿到改過的二號作文,我再進行修改,打分。我發現學生打的分數和我打的分數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他們的評語寫得比我寫的生動具體。然后到了作文評講的時候,將優秀作文在班上朗讀。不及格的學生往往有那么四五個,這個時候就給他們單獨輔導,指出他們作文中的問題,告訴他們老師修改的思路。讓他們重新寫,寫到三號作文本上,老師再修改,直到寫及格為止。這樣雖然耗費精力,但效果的確很好。
總之,作為教師,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我在不斷的實踐中,針對我的班級,總結出了適合我們班學生的一些方法,當然這種方法可能適應更多的學生。我們始終要記住的就是,沒有固定的方法,適合學生的就是最好的教學法。
【參考文獻】
[1]孔子.論語·先進篇.
[2]竇桂梅.竇桂梅的閱讀課堂[M].長春出版社,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