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鳳芹
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教育模式同樣在不斷改變和創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逐漸走向小學校園中,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使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為目的。小學數學生活化能夠活躍上課氣氛,促進學生接受新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基于此,就關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展開討論與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有效路徑
生活包含數學知識,數學存在于生活中,但卻高于生活,這促使小學數學教學將數學課堂與生活相結合。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經濟的進步,社會對人才教育愈發重視,小學教育是一名學生在學習生涯中最基礎性的教育,尤其重要。小學教師必須擔起責任,讓學生掌握基本數學知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將數學教學課堂生活化,促進學生產生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提高學習數學的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一、生活化教學的必要性
生活化教學是什么?生活化教學是將教學課堂活動放到現實的生活環境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學習和生活主體參與其中的激情,讓他們能夠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級,枯燥無味的課堂學習會使學生反感。作小學教師最重要的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將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是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小學數學是學習數學課程整個生涯的開端,同樣也是打牢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往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知識來源于生活,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將學生的日常生活與教學相聯系,豐富課堂內容,給枯燥和乏味的教學增添樂趣,使學生更容易理解知識點,掌握重點內容。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路徑
1.情景融合,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數學生活化是現代教學的基本要求,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將學生置于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然后將學習知識內容場景結合,讓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脫離死板枯燥的背公式與運算中。幫助學生增加對數學學習的激情,提高學習能力。基于此,在平時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巧巧妙應用生活中常見素材,使學生對課堂熟悉,改變對課堂的一貫想法。將數學課堂與生活相聯系能夠讓學生更容易接受新學習的知識點,更能夠深刻理解其中的內涵。例如,在小學數學教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題目,在學習數字時,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讓學生模仿在菜市場賣菜的場景,買什么東西,要買多少個,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既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也能夠認識學習內容。在對“秒”進行認識時,進行情境導入,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下需要接觸到“秒”,新年時,倒計時數的就是秒,利用現代媒體技術,將倒計時的視頻播放給學生感受,短跑比賽是裁判同樣會倒數“三”“二”“一”,這些都是對秒的認識,教師只有通過場景感受,才能讓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重點內容[1]。
2.小組合作,強化思維能力
小學生處于好奇心旺盛的階段,教師上課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讓每一位學生都處在課堂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配合,最好的教學模式就是小組合作,讓學生之間互相探討研究,教師加以引導,這樣教學效果一定會提升。學習需要預習,將學生分成小組模式,利用課余時間準備內容。例如,元旦快要到了,班級需要為教室進行裝飾,需要購買材料,學生可以通過平時空閑的時間,觀察所購買的物品的價格,總共可以花費100元,可以買多少東西。題目沒有正確答案,需要學生發揮運算的能力,將100元合理利用。因為是學生自行選擇,大部分學生一定會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物品,以此來激發學生完成任務的動力。
3.多元教學,利用現代媒體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多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豐富課堂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習“秒”的內容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視頻或是音頻,帶領學生進行數數,讓全班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課堂,進行輪流作答;學習圖形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視頻,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的圖形的變換,讓學生運用教學道具,三角板、七巧板等進行拼圖,通過展示圖形,講解圖形的特征來鍛煉學生的自信心,加深其他學生對圖形的理解。教師要根據教學環境,結合學生能力特征不斷創新課堂內容,促進學生發展[2]。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需要普及開來,將數學課堂生活化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需要結合小學數學教材,練習學生實際能力,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將數學生活化,使得學生將學習與生活聯系,真正懂得學習的用處。
參考文獻:
[1]倪娟.淺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教育界,2017(23).
[2]黃小靈.淺析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中華少年,2017(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