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天崗湖中心小學 袁義丁
語文作業評價是教師對學生作業進行批閱后,以學生學習情況和作業為依據,利用簡短的話語提出明確且具體的意見或期望。通過評價學生的作業,小學語文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對學生在學習上遇到的困難進行診斷,評價學生取得的進步,以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優化調整學習方法,確立新的學習方向。目前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優化語文評價方式,已經成為小學教師的重要探究課題。
小學語文教學評價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現為:①單一的評價項目。小學語文教學的評價模式和考試項目相對單一,基本是以試卷為依據進行評價。其中閱讀理解和基礎知識占極大比重,忽視寫作部分,無法將試卷的潛在功能加以發揮,明顯不利于教學質量和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影響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發展。②過于依賴書面評價形式。現階段,有些學校在語文能力評價方面多是采用書面評價的方式,即利用試卷考試的方式判斷學生的語文能力。這樣的方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只關注結果,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例如:有些學生在平常學習中極為努力,但在書面考試環節無法獲得高分,往往會失去學習積極性。③忽視學生表達能力評價。教育管理部門大多對學生的讀寫能力較為重視,不關注學生的表達能力,導致語文教師將基礎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重點,不利于學生語文運用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教育管理部門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推行的語文教學理念無法適應學科的發展,致使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明顯的偏向性。
第一,開展多元化的評價。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發生了顯著變化,越來越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傳統的評價方式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無法對學生的優缺點與語文能力進行綜合反映,影響學生表達能力的發展,所以優化創新評價方式、開展多元化的評價顯得尤為關鍵。對評價方式加以創新時,語文教師應該打破傳統思想的束縛,靈活運用試卷考試的方式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適當增加實踐教學課程,利用朗誦比賽、分角色朗讀、情境對話等實踐活動來評價學生的語文能力。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不過分重視試卷評價,注重語文運用能力的鍛煉,意識到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作用,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興趣、水平。
第二,實施綜合性評價。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理念下要更新評價觀念,從學生的人文素養、審美情趣、語文知識等方面出發,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保證學生語文基礎的同時,對其創新能力的發展加以兼顧。具體而言,教師要以原有的評價為基礎進行拓展,對學生的自學內容、語文知識、實踐活動、口語交際能力等進行綜合考查,立足實際分析占比。這樣的評價方式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人格魅力、審美情趣、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評價標準,知曉語文的學習不能只停留于試卷成績的層面,而是要從各方面來發展語文素養、提高學習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另外,教師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或聯系,讓家長在生活中重視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發展,這也是優化語文評價內容的有效手段。
第三,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評價。小學生語文成績的評價標準之一就是語文運用能力,所以教育管理部門要從思想層面認識到學生語文表達能力評價的重要性,以實際教學內容為依據進行合理改革,進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當然在具體改革中,教育管理部門應該制定關于語文表達能力的評價方式,如:利用情境對話的方式對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加以鍛煉、借助朗讀考核的方式對學生的語感進行評價等,確保學生語文能力的全方位發展。
第四,細化評價規則。評價結果是否有說服力取決于評價因素是否細化,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細化評價規則,善于根據細節進行評價,以此還原學生的學習狀態,從細節中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①從學生考試成績、課上、課下等方面進行評價,即:以學生的表現為依據,并結合評價規則進行減分或加分,如學生課上是否認真聽講和預習,是否能合理解答所提的問題,能否結合所學知識舉一反三、能否保質保量完成課后作業等。②細化后的評價規則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教師需在固定的周期結束后進行總結與歸納,做好下個周期的評價準備;同時將學生互評的結果作為評價規則細化的參考依據,以此實現評價方式優化的目標。
第五,加強互評和自評。在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想優化評價方式,應該積極開展互評和自評活動,為學生提供評價的空間,如定期組織評價大會,鼓勵學生對同伴或自己進行評價,也可以評價教師的教學方式。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優勢與缺陷,主動完善自我,繼續保持自己的優勢,為其語文知識的學習助力。小學生的年齡段相同,彼此之間的語言交流更加親切,互評能讓學生更易接受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了解和學習他人的優點與長處,積極完善自己。
第六,構建成長檔案。評價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關鍵性環節,檔案的構建是評價和記錄學生學習成長軌跡的有效方式,也是學生自我成長、自我總結、自我反思的依據,更是家長與教師評價學生的客觀依據。構建成長檔案時,教師可以加入對學生的評價和表揚,或者是對學生在作文比賽、詞語接龍等活動中獲得的口頭表揚或物質獎勵加以記錄,使學生通過成長檔案能更加主動地學習語文知識,正確看待自己。小學語文的學習強調知識點的持續積累,但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死記硬背,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這時教師可以在檔案上記錄這些知識點,使學生在探究欲和好奇心的驅使下逐漸熟悉知識,感受知識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的興趣及效率。
綜上言之,小學語文評價方式的優化不僅是新課程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在評價方式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項目單一、過于依賴書面評價形式、忽視學生表達能力的評價等,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意識和人文素養的發展。鑒于此,教師必須要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開展多元化評價和綜合性評價,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評價,細化評價規則,加強互評和自評,構建成長檔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及素養,進一步完善小學語文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