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東壩中心小學 鄧月香
新時期的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數學教育要以全體學生為對象,必須要讓學生學到具有價值的數學知識,讓數學知識可以服務于學生的現實生活。只有達到這個要求,才能讓學生在數學方面獲得良好的發展。而課堂練習可以深化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屬于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性活動。具體而言,練習題教學就是一個具有目的性、指導性以及步驟性的教學活動。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課上進行課堂練習,具有以下幾點意義:第一,課堂練習能夠幫助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并且形成相應的數學技能,還能促進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第二,教師能夠從課堂練習中獲得學生學情的回饋,使其可以及時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學習指導,尤其是可以糾正學生在學習中的錯誤認識。第三,課堂練習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甚至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尤其是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對小學數學的課堂練習進行巧妙運用時,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有效的課堂練習活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探尋有效的指導方法,提高數學練習的質量。
在小學低年級數學課的課堂練習活動中,難免會有一些學生產生錯誤的認知,使其練習題的成果并不理想。在新時期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課堂練習來鞏固學生的新知識,使其獲得新的技能,還需要針對學生的一些錯誤認知進行糾正。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正視自己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錯誤,盡可能地避免不再犯錯,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認識圖形》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對多邊形的平面圖形進行了一定的了解與掌握之后,教師則可引導學生根據教材練習題來回顧新知識,尋找其中自己的認知錯誤之處,并改進過來。比如教材中有一道習題是讓學生根據相應的圖形來正確判斷是否為四邊形,并且談談自己的理由。在這一習題中,學生普遍可以輕松得到習題答案,但是此時教師延伸了一部分內容,就是畫了不規則的四邊形來讓學生進行判斷,并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認為它不是圖形,這個觀點無疑讓教師感到驚訝,因為在他們的認知里,有規則的圖形才是圖形。此時教師就要糾正學生對圖形概念的認知,讓學生及時將正確的概念知識替代錯誤的概念知識,完善自身的概念結構。
數學練習課是非常基礎的內容,但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練習課都沒有充分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對課堂練習給予足夠的關注。而在新時期,數學練習課的地位理應被提高。但是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下的練習課教學的弊端,教師應該積極尋找有效的課堂練習優化措施。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9的乘法口訣》這一教學的課堂練習中,教師要避免再遵循“先做題,再講解,然后對答案”這一傳統的習題訓練步驟,這并不利于通過練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習題:“在體育課上,有9 個小組的同學選擇了跳繩,而每個小組的成員人數有3 個,那么請問跳繩的同學總人數是多少?”在學生做這一練習題的時候,可以將其中“每小組3 個人”的信息替換成為其他信息,讓學生根據新的知識信息來進行計算,可以讓學生參與到“9 的乘法口訣”的課堂練習活動中,進行靈活的計算,可以有效鞏固“9 的乘法口訣”相關知識點,讓學生可更深刻地理解乘法的內涵。
在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小學數學的練習課要融入創新的內容,才能煥發出有別于傳統練習教學的光芒,并且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意識。比如在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表內乘法練習五的第3 題中,有這樣的算式:(1)4×1=,4+1=;(2)2×2=,2+2=;(3)3×2=,3+2=;(4)4×4=,4+4=。教師提高這部分練習的效果,則可進行大膽的嘗試,讓學生感知算式中的數學內涵,并理解不同算法的相異之處。比如學生在計算得數之后,發現這每組相乘或相加的數字相同,但是所得結果卻不同。這一練習題的設置本意是讓學生體會到乘法與加法的不同,但為了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在此創新一下教法,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探究每組的加法,探討其如何能夠將式子變成含有乘法的算式,而得數相同。
針對第一組的加法算式,有的學生得出了這樣的想法:“在‘4+1’這個式子中,可以將4 轉化成為‘2×2’,所以整個等式是‘2×2+1’。”第二組練習題的加法式子則直接可以把“+”變成“×”,發現其得數和加法算式的得數一樣。有的學生看到第四組練習題時,將“4+4”的“+”直接換成“×”,但是結果卻大相徑庭,于是能夠明白并非所有的同數相加都可以直接轉變為同數相乘,從而更加體會到算式中豐富的數學內涵。在第三組的練習題中,有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想法:“在‘3+2’這個式子中,可以轉化成‘1+2+2’,這就可以轉變成‘1+2×2’。”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創造算理相同的一組數學式,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乘法和加法之間的理解,可以實現數學的深層學習。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的練習課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為了避免再次發生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弊端,教師可以樹立起創新創造意識,帶領小學生從數學習題中挖掘新的元素或者融入新的元素,在練習題的做題過程中,既可鞏固知識,又可獲得新知。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探尋有效的指導方法,讓學生切實從課堂練習活動中獲得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