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麗
(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第二中學,河北 承德 068450)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體育老師也走上了尋找新模式教學的征途上。雖然新課改已經下發(fā),但是老師們在實際的教學中卻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讓人無法避免的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以找到一條符合實情的良好教學模式。
老師在上課時,大部分的互動方式都是老師問,學生答,這樣的方式很難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學習氛圍里,多是流于表面。師生間的溝通得不到深層次的發(fā)展,老師讓干什么,學生就做什么,這種只流汗不過腦的教學方式并不能讓學生學到多少有用的知識,也缺乏師生間的交流,造成課程資源的浪費。有時候老師雖然與學生進行溝通,但是溝通只是流于表面,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交流,只是裝下樣子,流于形式,這樣的交流也是沒有意義的。師生之間缺乏交流就會導致學生對課堂缺乏積極性,對課程喪失興趣,從而應付公事。
體育課堂是學生少有的在教室外進行的課堂,是學生鍛煉體格、學習快樂的樂園[1]。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著形式化的嫌疑。在課程學習中,預設學習的東西有很多,但是實際操作中并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多媒體的運用反而有畫蛇添足之感。教學形式化的問題,與教師自身認識不夠深刻也有一定的關系。如果只是簡單復制新課改要求的形式而達不到效果,那么改革也就沒有意義了。體育老師重視教學過程的同時,也應加強對結果的重視,盲目的追求過程,反而導致結果的失敗這就得不償失了。比如有些地方可能要求老師上課要用多媒體,某些課程可能多媒體并沒有多少用處,這種情況下教師也沒有必要非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課程標準只是根據(jù)理論推測的一個行為規(guī)范,并沒有進行實際的操作,教師可以在實際的操作中靈活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再創(chuàng)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理論[2]。教學過程十分復雜,并不是單純的說這樣做或者那樣做就行的,他需要老師采用自己的方式不斷的進行驗證,根據(jù)結果再不斷的進行調整,逐漸找出一條符合大眾教學的標準。一個好的老師并不是完全依照課改標準進行教學的,而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自己的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教師自己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教學經驗。
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要依據(jù)個人的性格特征對學生進行評價[3]。在評價的時候也應講究方法,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學生在學動作的時候不專心,總是左顧右看的,這時候教師并不是說:“別亂看,好好學你的動作。”而是應該拉住學生問他:“你有什么地方不明白嗎,老師和你一起研究下好不好?”而對于那些動作掌握熟練的同學,則應有更高的要求,鼓勵他們做的更好。面對不同的學生,老師應該有不同的應對方式,這是對每個學生應有的尊重。學生掌握程度不同,老師也應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進程根據(jù)整體的水平來進行調整,也可以采取一帶一的方式,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學會互幫互助。這樣每個學生在自己掌握的基礎上都可以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體育課一般是通過不同程度的練習讓身體與思維得到緊密的契合。學習體育知識、技能可以有效的組織教學。體育課堂常規(guī)是規(guī)范體育課的必要條件,教師都應當遵守。尤其是在整合隊伍、組織紀律、場地器材的布置等常規(guī)訓練與教育。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要求、重復練習,讓學生自覺行動,以此來保障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體育教學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有疲乏感,教師應當根據(jù)不同的課程靈活的選擇教學方案。比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布置場地器材的時候,可以同時講解這些器材的用處,讓學生提前對器材產生一定的好奇心,學生在對器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在使用的時候也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學生在課程結束的時候常常會比較放松,思維也會松懈下來,教師這時候可以采用一些調節(jié)情緒和恢復身體狀態(tài)的小練習,讓學生保持興趣,利用結束部分對課堂進行總結。
體育課中,不同課時重點要求的練習難度是不一樣的。教師要根據(jù)教材不同的要求組織不同的教學方案,這樣學生不至于會感到太無聊。比如初二時期投擲實心球的課程,在第一次時主要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多次練習后學生逐漸找到投擲的動作要領,再進行進一步的訓練。體育教學過程很多時候是一個反復重復的過程,在這個重復的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感到無聊,這時候教師就可以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講一些笑話,自己做一些錯誤搞笑的動作,告誡學生不可犯這樣的錯誤。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進行學習。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教學方案已經很難適應這個突飛猛進的世界,所以教師們要改變自己的觀念、解放思想,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改革在多個學科中都已經進行了,體育也在不斷的探索階段,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性,教師們就要不斷的進行自我突破。只有技能和技術突破了,教學質量才能過關,學生的素質才能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