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歡
(湖南省隆回縣七江鎮農科所完全小學,湖南 隆回 422200)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習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如今的語文教學已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重新確立了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預習是學生在學習中應該保持的一個優良習慣,是學生在課堂學習前應該完成了一個任務,也是在課堂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的一個必要環節,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的問題,以及他們自我能力的不足,很多學生并沒有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所以他們在課堂學習中就會感到非常吃力,因為他們沒有對所要學習的知識在自己心目中有清楚的認識,因此他們在課堂學習就會非常盲目。教師在講課的時候,學生就很可能跟不上教師的步伐,從而沒有真正掌握這節課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每一節課學習前都應該進行預習鞏固,在課堂學習中就能夠跟著教師的步伐,進行深入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講解《火燒云》這節課文時,要讓學生在課前首先進行這一篇課文的閱讀,其中包括課文結構的分析,以及課文中優秀句子以及段落的鑒賞,學生在課下學習中,應該和其他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發現自己的問題所在之后,在課堂學習中就能夠及時的給教師進行反饋他們有問題的地方,這樣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的時候,也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進行講解。教師一定要在課堂上給學生強調預習課文的重要性,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掌握到知識的細節,也要在課堂學習中更加積極的發揮自己的意見,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和教師一起進行知識的探索。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因為教師總是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教師口述以及黑板板書的方式,給學生進行課文文章的講解,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中并沒有真正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而且很難真正的領悟到每篇文章所要表達的真正情感,因此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用與現代學生的課堂學習,教師應該采用新型的教學方式,真正的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是目前學生在課堂中經常會是用到的一種教學方式,多媒體技術能夠生動形象地把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展示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真正做到在課堂中充分參與。
比如,教師在進行《扁鵲治病》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形象地將課文中扁鵲治病的過程給學生進行展示出來,通過圖片,視頻等多樣的教學方式,能夠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真正的發揮自己的學習興趣。在教師的帶領下,一步一步的進行深層次的探索。多媒體技術能夠在課堂中,讓學生真正的融入到課堂學習中,將抽象的知識變為具體的知識,對學生一些比較難理解的內容進行簡單化,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最重要的不是學到多少知識,而是應該得到自己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將自己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中發揮出來。比如教師在進行課堂學習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在進行分析討論的這個過程中,真正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加強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鳥的天堂》這一課教學時,可以在課文講解的最后,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地方會成為鳥的天堂,學生結合著之前學習的內容,就會很容易回答出這個問題,但是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進行獨立的思考,也可以讓他們進行分組討論,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后,依次請同學進行回答,這樣學生就會陸陸續續地把自己的答案公布出來,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就能夠達到自己思維能力的鍛煉。
綜上所述,教師想要真正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應該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真正發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作用,幫助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素質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