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潔
(河南經濟貿易技師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0)
創新是一個國家經久不衰的根本動力,教育創新對于中職教育發展也極為重要。中職院校生源的大多是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數學學科作為夯實學生學習基礎、提升學生學習水平的基礎學科,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對數學知識“聽不懂、學不會”的學習現象,甚至部分學生一想到要學習數學就會產生反感情緒。針對此情況,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緩解學生數學學習的負面情緒,幫助學生走出數學學習困境。
第一,學生仍舊處于被動學習的學習狀態。大多數學生在進入中職學習后,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并未采取較大的主動性。在進行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并未有具體的學習計劃,對于數學知識并未進行課前預習,繼而導致在課上對于教師講解的內容沒有絲毫頭緒。
第二,學生的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學生對于數學規律的認知程度較低,由于學生自身的學習經歷所致,大多數學生的數學基礎較差,數學思維較為薄弱,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忽略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性,難以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
第三,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缺乏數學學習自信心。中職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主要學習手段就是記筆記,進而導致學生的數學筆記極多,對于教師教導的重難點知識卻沒有完全掌握,對于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識點存在著一知半解的情況。再加上學生對于自身的學習能力存在誤區,中職學習壓力較大,學生對于數學學習存在極大的抵觸情緒,缺乏對于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對于中職學生來講,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情況。中職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數為公式、定理以及概念等與學生生活并未有實質的關聯性,導致學生對中職數學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再加上中職生的整體學習基礎較為薄弱,導致學生對于中職數學產生厭煩情緒。針對這一情況,教師需要增加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聯系程度,樹立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在開展教學活動時,需要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需求有效結合,通過增加中職數學教學的實際意義,調動學生中職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此外,教師可適當轉變教學方式,細化中職數學知識點,讓學生在感受數學知識變化的過程中,進行自主學習。
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因此中職知識學科教學的開展,應以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為基礎。為了提升中職數學教學質量,需要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要求,實現數學學科教育與學生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同時通過構建完善的中職教育體系,選取專業的數學教材,繼而保證中職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教學效率。如中職院校內的“會計專業”,該專業作為中職院校的熱門專業,教師需要了解到該專業對于學生的數學素養標準較低,因此教師在進行中職數學教學時,可適當降低數學教學難度,加強數學學科與會計專業的結合度,在提升學生對于中職數學學科重視程度的同時全面發揮中職數學科學的輔助服務作用,減輕教師與學生的壓力,進而提升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的綜合素養是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現階段部分中職院校的數學教師綜合素質偏低,這是由于中職數學教師的專業范圍較為狹窄,難以實現數學學科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為此,學校需要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通過組織數學教師進行定期培訓,讓中職數學教師了解各個專業的教學背景,進而為教師開展針對性中職數學教學提供條件。同時中職數學教師需要接受繼續教育,通過采取公開課或是進修的形式來豐富教師的文化內涵,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
課堂教學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中職數學教學效果,由于中職數學課堂教學整體來講較為沉悶,因此學生的課上參與程度較低,大多數的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為此教師要想活躍中職數學課堂氛圍,就要提升數學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課堂互動次數,改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狀況。同時教師還要針對學生課上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進行解決,規范學生課堂學習紀律,對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加以引導,繼而改善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改善課堂教學氛圍。
中職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素質水平開展針對性的課程教學,選取相應的數學教學手段。教師需要根據中職數學教學科目特征的不同選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理論性更強的數學科目,教師需要對于其進行深入性的講解,而對概率論此類實踐較強的數學科目,教師則需要給學生更多的練習空間。同時教師在設置教學方案前,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教學方案設計的普適性,繼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總而言之,中職數學教學模式的轉變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不斷夯實學生的數學知識,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打破現階段中職數學教學的教學困境。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專業性的數學教學,繼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有效提升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在中職數學教學計劃設置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