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賢
(廣西南寧市賓陽縣賓州鎮第三初級中學,廣西 南寧 530400)
班級是由學生所組成的,它是班級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管理班級的,則是班主任。隨著科技不斷的創新,時代也慢慢地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發生著變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不斷地改善及加強教學管理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初中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對學生的文化素質、思想品德及身心健康進行培養,進而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而班主任首要工作是組織建立良好的班集體,而工作的中心任務是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的全面發展,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會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學校、學生、社會、家庭等都會產生影響。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學校主要任務是學習,但大多數學生并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習產生一種散漫的態度;而還有一些學生對某些任課老師的討厭,不喜歡老師從而導致不喜歡這門課,最后導致直接不學這門課,學習積極性大大的減少,學習效率也存在問題;在加上社會上不良風氣對學生產生影響,對初中生來說他們處在發展階段,好奇心比較強,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這個階段的學生缺乏自律性缺乏自我辨別的能力容易對一些不良信息所影響。對此,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作弊、逃課的現象;如果在沒有家長及老師的監督下學生很容易走彎路,對此家長和老師要特別的關注學生的情況。
班主任不僅要傳授學生知識,還有對學生身心素質進行培養。從我國目前教育來分析,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普遍都是任務繁重的,班主任既要面對升學壓力,又要面對家長的詢問等,讓教師一直處在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下,長時間的工作壓力讓教師的生活及工作發生扭曲,這潛移默化的讓教師的身心健康發生了變化;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于教師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教學管理中不僅是任課老師還是學生對班主任都畏懼的感覺,使班主任與學生無法的進行良好的溝通,更無法管理班級,因此對課堂教學效率無法得到提高。
加強初中班主任的綜合素質,班主任不僅要學好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加強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及教育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其次,班主任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還要做到以德服人,在遇到學生叛逆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待每個學生都要公平、公正,要做到言傳身教,成為學生們的榜樣。
班主任不僅要了解學生個體還要了解學生群體。了解學生個體主要是了解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生的身體狀況、學生的心理、學生的家庭;學生群體的了解主要是了解學生與學生之間感情。教師在了解學生的過程中可以詢問家長。例如召開班級家長會使家長與老師面對面的集中溝通,交流意見或建議,從而增進相互的信任、理解與支持。還有家訪,班主任可以到學生家里進行訪問,一般主要是跟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感情,商討共同教育學生的方法。
從目前我國教育模式來看,初中是學生處在生理和心理重要的發展階段,各方面發展不是很成熟,容易受外界不良行為的影響;對此班主任要在管理過程中加強對學生這方面的教育,但是班主任在教育過程中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這件事,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將學生成績不作為衡量唯一的標準,對此班主任在管理教育過程中要加入個性化的教育方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祖國的花光,對此初中班主任要認識到管理好學生的重要性,進而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要有帶頭的作用,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班主任還要關注學生身心健康,要經常與學生進行思想上的交流,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從而拉進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更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達到良好的教學管理。例如,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需要時時刻刻的關注學生情緒和心理的變化,從而選擇更適合學生的管理模式,最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班級是學校行政管理的基本單位,班主任要做好領導和管理的作用,從而通過學校的管理模式來加強對班級的管理,使班級管理不斷的提高。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管理模式也在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比較單一沒有新穎性,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影響力,對此現在初中班主任針對這種問題進行改進,把原本比較單一的管理模式變得更加的新穎性、創新性及有有趣性,進而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班級管理要有一定的目的、計劃、步驟,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新型的教學管理模式,更靈活、更人性化。班主任要認識班級管理的重要性,要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要對學生因材施教,更好地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從善教學管理,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