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利
(廣西防城港市防城區第一小學,廣西 防城港 538021)
語文教學生活化是生活化教學理論運用于語文教學實踐的必然產物,即樹立大語文教育觀,開放語文課堂,將學生從抽象、虛擬的課本中解脫出來,讓語文走進生活,讓生活走向語文。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善于觀察,在語文教材中感受生活氣息;要寓教于樂,積極創建語文生活教學情境;要學會延伸,在生活中豐富語文知識內涵。通過交流、討論、實踐等環節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語文素養得到逐步提高。
新課改強調,要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的主角。語文教學的內容不僅僅限于課本,更重要的是語文教學要與學生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獲取知識以外,還要身心健康發展。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培養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對小學生來說,其心智發展還不夠成熟,對于那些單調、枯燥的理論知識,難以產生濃厚興趣,甚至會有抵觸心理。因此,讓學生對語文產生濃厚興趣,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教師可以制訂些符合學生興趣發展的教學計劃,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開發學生語文學習的情感。
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隨身攜帶一個小本子,當發現不認識的字詞時可以主動記錄下來,并通過字典等學習工具對這些字詞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另外,學生還可以利用這個小本子記錄看到的精彩語句,并在以后的作文中將這些精美語句應用到其中,從而增添文章的美感。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同樣也需要這樣一個本子,讓他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哪怕只有短短的一句話,也可以慢慢培養出學生們遣詞造句的能力,長此以往,語文成績也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對于小學生來說,不可能讓他們閱讀世界名著,這樣不僅沒有任何作用,還浪費了學生寶貴的課余時間。因此,在對課外書的選擇上,老師要格外注意。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要讓他們多讀簡單的帶拼音的童話故事,這樣不僅能幫助他們認識生詞,還能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來說,要鼓勵學生讀一些與課文相關的篇目,使之對教材中的作者生平以及作品的歷史背景有著更深層次的了解。要讓學生在逐漸接觸世界文學的過程中,樹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熱情很重要。小學生正是好奇心強的年紀,如果能夠激發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那么,無論是在學生學習還是老師教學上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借助音樂、畫面、情感等,設計與之相應的、具體的、可感知的生活情景,情境化的教學能夠拉近課本與生活間的距離,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例如,在課堂上播放與課文相符合的音樂或影像,幫助學生融入課文環境中,在視覺上和聽覺上造成沖擊,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中提出:“教、學、做合一”。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實踐特點,組織開展生活化的語文實踐活動,以此擴展語文教學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實踐中運用語文,學習語文。
學校是學生生活的重要舞臺,這座舞臺上發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學生的學習中來。例如:上學期,我校某班學生路上撿到一條金項鏈主動交給老師,五年級的三位同學經常幫助老人干活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們去說、去講。
小學生的心智水平畢竟還是比較低的,他們對生活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想象,教師要在語文教學中注意充分發揮他們的這種豐富的想象。以《鳥的天堂》為例,在講這篇課文時,課堂的氣氛非常活躍,孩子們把自己想象成小鳥,在天堂里玩耍。這個時候,教師要抓住機會,問學生自己心目中的天堂是什么樣子的,然后讓學生在黑板或白板上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天堂,可能這些"天堂"里有"汽車"、"變形金剛"、"布娃娃"等等,這些大膽的想象能增強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也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讓他們對未來的美好生活充滿憧憬。
《標準》指出:“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社會是一道廣闊的背景,更是學習語文一片天地。例如:針對當今社會上一些時髦的廣告詞,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領鮮”、“使用藍天六必治,讓您牙口無炎”等等,這一類故意偷換同音字的不規范用字現象,可以讓學生扮演一名文字小衛士,走入社會去糾正這類現象。這樣,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言文字的知識,養成寫規范字,說規范話的良好習慣,而且也訓練了學生的社交能力,說服他人的能力。
當下,各個學科多多媒體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語文學科更是如此。在小學階段的語文生活化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教學除了能夠闡述課本知識以外,還能夠使小學生從視覺、聽覺上對日常生活有著更為形象和直觀的認識。例如,在學習關于小動物的描寫寫作時,一些小學生可能知道這一動物,但也有可能還有一大部分小學生沒有見過這一動物,鑒于時間有限,小學生不能跟著父母去動物園進行實地觀察。針對這一難題,小學語文老師就可以上網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播放,讓小學生對該動物有了比較清楚地認識以后,再進行寫作,能夠使小學生的寫作過程更加順利,寫出來的文章也更加生動和精彩。
總之,小學語文教育需要回到生活中去。從生活中去學習語文,生活是教學的源泉。為了使小學生可以更容易的學習語文就要從生活中進行教學,結合生活經驗和生活實踐的教學更利于小學生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