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安徽電氣工程學校,安徽 合肥230031)
動漫產業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產業,我國的動漫產業始終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動漫產業的發展創新需要相關專業人才的支持。中職動漫教育作為重要的職業人才培養活動,應當重視對動漫人才的培養。而我國動漫產業相對薄弱,相關的職業教育也缺乏體系性和創新性,所以對動漫教育策略的研究尤為重要,其中,角色設計作為動漫制作的核心環節,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對比動漫產業發達的國家,我們看到本國的動漫產業水準還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為此,中國應當重視對動漫產業的投入,尤其是對于動漫專業人才的培養。人才作為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目前的教育狀況還跟不上動漫發展的需要。為此,中國需要興建動漫產業基地,謀求更有效的產業發展。中職學校作為動漫人才的搖籃,應當重視其專業教育,為社會輸送更多人才[1]。
在中職動漫教育中,角色設計是核心環節。角色設計無論是在動漫產品的生產環節還是創作環節都有基礎性作用。動漫課程的教學重點需要落實到具體的動漫角色設計上來。角色應當能夠詮釋語言、性格、形態等種種要素,并且符合動漫情節需求。動漫中角色設計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整個產品的市場前景。回顧我國多年來的角色設計成果,動漫角色比較單一,經典角色也比較少,這說明我國應當充分重視中職動漫教育中對動漫角色設計的教學。
無論在任何產業中,創新是永恒追求的話題。動漫產業作為文化事業更應當注重創新,我國的動漫形象一直以來比較單一,以喜羊羊為代表的低幼化形象設計一直沒有突破。隨著國外動漫的引進,我國的動漫關注度有降低的危險。基于此,我們要切實提升動漫角色設計中的創新的重要性。一方面保留經典動畫的內核,另一方面給予角色新的定位[2]。
以新一代《阿童木》為例,這一系列動漫形象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在觀眾心中有不可磨滅的印象。新一代的阿童木在繼承傳統型向內核的基礎上,推出了信息時代阿童木。即延續了經典,有跟上時代潮流,讓新老觀眾都耳目一新。教師在教學中應以此為例,引導學生對于動漫形象創新有正確的認識。
所謂動漫角色的本土化,就是在學習國外優秀經驗技術的基礎上重視保留中國元素和民族風味。中國對于動漫角色設計的關注起步較晚,學習、模仿國外人物設計風格比較嚴重。在終止動漫角色設計教學中,教師應強調打破這一僵局,重視在動漫設計中運用中國元素。另一方面,關注角色本土化也絕不意味著只將眼光局限在國內,而應該挖掘國際潮流中能與中國文化相適應的部分,兼容并包,來豐滿中國本土角色形象[3]。
以國風動漫《大魚海棠》為例,無論是人物中蘊含的中國文化意向,還是故事情節中的中國典故,都很好體現了中國元素的魅力。而還有一部分動漫在這方面的成果差強人意或是生搬硬套國外的動漫故事并且模仿國外角色設計或是片面地將妖魔鬼怪等單一的形象作為動漫人物。教師應當重視引導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動漫角色本土化的意義,將中國風元素發揚光大。
動漫人物的角色設計水平如果想要更上一層樓,就需要重視角色中蘊含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在設計角色時關注到人物本身的文化內涵是中職動漫教學中更高的要求,也是中職動漫教學中的難點。中職學生本身在文化素養的積累上程度一般,這提升角色文化品位上可能會不知如何處理,所以在學習動漫設計的過程中,除了動漫專業能力,教師也應當注重提升學生的藝術內涵以及文化修養。在動漫設計課程中強調藝術品位,培養學生審美與文化素養。這在某種角度上對教師與學生在學習任務設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頗具影響力的動漫《銀魂》為例,動漫中的人物都可追溯其歷史淵源。并對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物與事件加以變化修飾,賦予他們更豐滿的人物特征和行為依據。這部動漫的成功說明角色設計的文化內涵為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職動漫課程中對于角色設計的教育,即是動漫創作的關鍵所在,也是教育中的難點問題,需要引起學生與老師的共同重視。在中職動漫課程的課堂教育中,要樹立學生堅持文化品位、注重創新、堅持人物形象本土化的思想意識,致力于培育出推動動漫產業發展的職業人才,這是中職動漫教育的一貫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