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定國
摘 要:在國民經濟中制造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其在國家發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會議,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2019年要完成的首要重點工作任務。由此可知,黨中央極為重視制造業發展,這也是我國經濟朝著高質量方向發展的當務之急。當前,我國制造業要想在新一輪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轉型升級,將成本控制作為財務管理的核心工作,進而促進制造業提質增效。因此,針對制造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F275?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34-0111-02
在黨和國家領導下,近些年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極為迅猛,各個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制造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其在近些年的發展過程中充分借助了科學技術優勢,在各個領域中取得了極為顯著的成績。同時,在迅猛發展的形勢下,制造業也面臨著更多的問題和挑戰。在國際經濟形勢下,企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更好地適應這種形勢,我國的制造業必須積極革新,確保可以與時代發展保持同步。制造行業的財務管理是企業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怎樣對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也是制造行業的關鍵性問題。
一、健全成本控制體系
高效的成本控制體系的運行需要有效實施企業的成本控制,使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各項流程的成本控制效率得到保證[1]。一方面,制造企業應與市場變化以及企業經營目標的調整為基礎,改善組織結構,采用效果較為顯著的組織形式,將企業的經營成本降低。把約束各部門經營行為的規章制度制定出來,使經營流程更加規范,實現經營效率的最佳化,將各部門和人員因為獲得最佳化的效益對企業整體利益造成影響的行為減少。另一方面,應增強將制造企業每一名工作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使企業整體形成較強的成本控制思想水平,確保企業每一名生產流程的人員均可以在具體的工作中運用成本控制,并把成本控制工作當作所有工作成員應承擔的重要任務,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成本控制工作之中,利用自身在具體工作中的成本控制行為提高制造企業的經營效益。
二、建立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第一,制造企業每一名員工應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將全面預算管理意識樹立起來。首先,要對預算的指標體系予以完善,在把重點項目預算的財務指標凸顯出來的過程中,也要將非財務指標充分考慮好,因為在具有較好的非財務指標的情況下,一般經營業績都比較好,所以諸多優秀的制造企業對管理收入和成本動因有了高度知識;其次,要將各種職能部門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積極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在企業總體預算體系中納入各部門的預算,保證企業部門有明確的目標,在行動上保持一致。第二,要將預算目標合理制定出來,讓預算目標變得更加可控。就生產加工企業而言,應立足于所處的內外部環境,以可控性和客觀性為切入點,考慮和長期目標協調的同時,將短期目標制定出來,使下屬部門可以積極將預算目標完成。第三,要積極構建預算控制和考核機制,改變只重視預算編制,不注重預算控制和考核的現狀,加大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力度,在固定的時間分析預算執行情況并運用相應措施,考核預算完成結果之后進行獎懲,以達到預算管理的目的。
三、采用目標成本管理,從源頭控制成本
在對目標成本進行確定的時候,制造企業需要立足于按照目標成本管理的四個原則,按以下步驟展開:首先,收集和分析各項成本歷史數據,也就是不僅要梳理企業所囊括的全部成本項目,將重要的成本要素找出來并進行分解,同時要立足于分解后的重要成本要素對歷史數據進行收集,之后參考歷史數據,在充分考慮顧客價值因素的基礎上對合理的預期利潤進行確定,再由利潤展開倒算把目標成本確定好。其次,分解目標成本,也就是成本的分解是將企業最終目標成本控制達到的重要一環。在工作中,目標成本的分解應結合各成本中心和利潤中心的數據,以使其分解指標更加合理、科學,從而順利實施指標的后續[2]。
四、科學設置管理流程
制造業具有較長的生產程序,包含眾多生產環節,難以展開成本管理工作。所以,必須科學設計整個成本管理的環節和流程,貫徹落實各項成本管理制度[3]。第一,要全面分析構成成本的各項要素,對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的界限予以明確,將嚴格的劃分標準設置好,立足于企業財務管理的需要,設置成本的分配方法和標準,以將生產經營成本真實反映出來。第二,規范化管理和成本核算有關的各種單證,對各個成本核算部門以及崗位管理單證的責任與權力予以明確,充分了解單證的監督和使用范圍等,并且第一時間整理匯總單證的相關信息,與整理匯總的結果相結合,對績效考核目標以及成本控制標準予以設置,保證企業獎勵政策的實施有據可循。第三,要加大動態管理力度,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貫穿成本管理,全面管理服務、銷售、生產、研發等環節的成本情況,第一時間發現各種不正常的情況,認真分析,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五、構建有效的信息網絡
進入大數據時代,很多企業都用數據展開統計和核查。對企業的管理而言,數據時代無疑是一個好機會,數據化統計企業的各項生產,直觀地將企業整體發展動態和發展水平展現出來,確保有序開展企業財務管理。財務人員要把有效的數據網絡構建起來,在固定的時間展開以月度、季度和年度為單位的財務數據分析,對企業各個階段運行經濟的各項指標展開評估和測算,借助數據進行業務督促,有效管理各部門的業務。財務人員要借助數據對企業實施合理化的內部自經營模式以及績效管理,財務管理只有對成本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并有效運用,才能防止成本過度流失[4]。財務人員利用對信息網絡和數據平臺進行構建,把合理靠小、成本控制的平衡點找到,才可以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從而為財務管理的革新奠定堅實的基礎。
六、結語
新形勢下,首先,制造業可以基于良好的技術有效控制成本;其次,因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就企業而言,成本優勢直接影響其生存和發展。要把企業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好,首先企業人員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借助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先進方法,對企業產品開展成本控制,以國外先進經驗為參考,吸收大量人才,促進員工素質提升,使企業競爭力增強,確保企業可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 莊翔宇.試論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7,(20):233.
[2]? 胡幃.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10):136-137.
[3]? 梁媛.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工作分析[J].財會學習,2018,(20):62-63.
[4]? 劉盛華.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完善路徑探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7):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