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的水平是一個國家的水平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標志。在科教興國戰略下,高校是承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重任的客觀主體,是在高校黨委全面領導下的辦學治校重要媒介。本文聚焦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以求探討如何才能更好地修正高校廉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并為其解決路徑提出幾點創新建議。
關鍵詞:高校 ? 黨風廉政建設 ? 機制創新
高校作為承擔培育社會主義全面人才,引導其德、智、體、美、勞五項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承擔機構和引導力量的主要場所,良好的黨風廉政建設能予以高校師生正確的政治思想引導,才能更好地完成其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高校黨委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反腐倡廉的講話精神,在實際中踐行十八大的重要方針政策倡導清正廉潔的高校師風師德新風尚。
一、建立良好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體制機制的必要性
建立良好的高校黨校黨風廉政建設是落實高校黨委要始終緊跟時代的先鋒召喚,撐起民族的人才脊梁,始終成為中國共產黨下的先頭時代部隊,自身必須始終過硬的黨內要求[1]。新時代下中國特色主義在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新內涵表現為對反腐指向明確、對反腐態度堅決、倡廉思想深刻、社會時代精神鮮明,為高校黨風廉建設的方向和決心提出新時代的新要求,是新時代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思想的“核武器”和落實的“指揮器”。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師風師德是高校黨委要注意狠抓嚴抓的人才調性,在高校黨委的內部形成有效有理的廉政選拔機制,注重以德育人的同時更要注意以德選人,所有的辦事作風都應該從群眾、從黨員、從教師、從學生四方面出發,對不符群眾主體利益的堅決不做,對符合主體整體利益的堅決執行。在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中執行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路線,是至關重要的。我們的高校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色優點的同時,也要放開眼界,從世界從時代的潮流處著眼,力爭為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提供優秀優良的意見和建議。建立良好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必要性為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發展大體上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發展推進立德樹人、德教合一的高校工作作風,將思想政治工作由簡單的師生之間轉變為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切實有效地推進黨風廉政機制建設從師生間來到師生間去的辦事作風。
二、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體制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體制機制內人員儲備問題
高校的黨風廉政建設體制是一個復雜龐大的整體,它至下有最基層的辦公文員,上至黨院系院長和校長,不同的分工的協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不良好不健康的人員分配會造成教師間不同的差別級待遇和歧視性規則,破壞由下至上的整體人力資源的向上的整體態勢[2]。高校黨內廉政體制機制建設應從下至上,狠抓教師的素質品德,堅持一個原則不動搖,為做好黨內廉政體制機制建設打好堅實的人才和后備基礎。
(二)高校體制機制內的監督力度問題
高校的黨風廉政體制機制是在高校黨委領導下對辦學治校的各方面進行把控和監督作用,而不良好不健康的基礎人員把控會直接或間接地削弱體制內部自省自查、互查互糾的監督頻率,從而導致體制內部的腐敗力量的滋生,使得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受到嚴重阻礙。在招生腐敗方面舉例,招生環節中存在學術造假、學生成績人為加分、學術項目專利偽造等情況,嚴重影響了高校公平公正公開的社會教育的基石形象,并興起一股不良的歪風邪氣,大大損壞了我國學術界的國內國際聲譽,不利于清正嚴明的學術紀律的樹立,從而拖慢我國正常的科研學術的發展;在經濟方面舉例,存在貪污高校基建工程資金、挪用高校科研專項資金、轉移校辦產業利益、收取高校學生及教職員工紅包等問題。高校黨委應該要加大對師風師德的考察,聘用品德一流的教師同志來參與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大體制內部的監督力度,從內向外地擴展和建設維護好高校黨委的領導監督作用,從而更好建設高校黨風廉政的校園環境。
(三)高校體制機制公眾形象問題
由于高校黨委內部的監督機制不得力,對高校黨風廉政的公眾形象宣傳被高校腐敗不斷抹黑,造成高校黨風廉政不能得到其大眾化范圍內的認同感,從而形成更為強大的社會回響與社會效益。舉例,高校黨內腐敗不僅極大地造成公共資源的異常傾向式流動,損害了大部分學生和教師的集體利益,還讓高校的校風和學風失去了應具有的威嚴和功能,致使我黨的大眾形象日益崩壞,作為承擔培育我國高等教育人才的高校面臨嚴重的公共信任危機。在教育成本盲目增加,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質疑聲中,高校的教育創新性前進和長遠性發展被遏制,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國家科教興國戰略的落地實施。當下的現實環境,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仍和反腐敗斗爭密切相關,高校黨委的作風是黨在高校中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品質,發揮高校基層黨組織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戰斗堡壘作用。”高校黨委必須全面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在高校廉政建設中擔當著主體的領導性責任,全面深刻地學習和領悟高校是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高校,拔高高校黨委的政治目光和眼界,明確教職人員功能落到實處,堅定高校的公眾觀感信念,加強高校理論學習匯聚人員動能,在重塑良好形象的基礎上,展現高校黨員干部新風貌,促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有新表現、新成效。
三、如何切實履行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機制體制的群眾路線
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背景下,黨風廉政在高校宣傳教育工作要貫徹從師生中來到師生中間去的群眾路線,圍繞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代的思想指導,拒腐防變,不斷優化創新教育形式內容,從實地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機制的辦事作風。
(一)創新教育形式內容,緊跟時代形勢要求
黨風廉政宣傳教育,要有明確的政治主線。黨的作風建設從立規立德來踐行理論思想的縱深拓展,及時傳達學習上級組織的命令,對黨章黨紀進行宣學習宣傳,教育培養高校黨員職工的政治定力,明確黨內的組織政治紀律規度。要緊跟時代要求,將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內容因時因地巧妙地改變,舉例,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章程》 等法規條例頒布之后,可以通過班級課堂、學生課后學習等形式展開宣傳教育學習,讓學生和黨內教職工在寓教于樂中把握其頒布的本質基礎,從而強化政治自我約束,依法依規聽從高校黨委的領導。
(二)明確教育的群體性重點和內容性側重
明確教育的群體性重點和內容性側重,教育任務和側重內容的不同會影響廉政教育的重點和整體、正向和反向與黨員、教師和學生三方面有層次、多重點、有針對性地有機結合,做好宣傳教育活動,才能保障宣傳教育的全面覆蓋。
(三)將廉潔教育日常化、階段化落實
將廉潔教育由課堂的邊沿拓展到日常生活學習中,在課堂學習的課后、早自習的課文研讀中都可以加上對廉潔教育讀本內容的比重,從提升學生的學風氛圍來提升廉潔教育在學生的應用學習效果。定期定時地舉辦有關廉潔教育的活動,將廉潔教育日常化階段化有機地融入到學生學習的各個方面,為建設良好的黨風廉政體制機制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
四、如何創建良好的黨風廉政建設體制的創新路徑
(一)高校黨委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同時結合時代精神
高校黨委貫徹落實上級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黨內要求,又快又好地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結合當前的時代精神和時代要求,因時而變,因地而變地要求校內各級黨組織要按照學校黨委的統一要求和部署,進一步強化主體責任意識,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3]作內涵的創新和內容的變革。
(二)高校要創新人員選拔方式,加強內部監督。
高校黨委要以黨章為紀,落實好黨的組織紀律,深化黨風廉政教育,把紀律規矩作為踐行的準則,創新人員選拔方式,將人員的品德放在人才選拔的第一位,對于作風良好辦事嚴謹的同志應該不拘一格地進行提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體制的人才儲備,從而加強體制內的內部監督力量。
(三)健全創新高校的法則與規度
建立權責一致的體制機制,在高校內部注重基礎監察制度的建立,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辦事風格,選拔內部有道德有品德的人才協助法則的建立,聽取師生意見,集民心聚民意,合力建設健全高校的法則與規度。
五、結語
高校黨內廉政建設體制機制應該從基層抓起,夯實人才人員基礎,堅決高校落實承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重任的客觀主體責任,加強內部外部監督,建立一個好的行之有效的高校黨風廉政體制機制。
參考文獻:
[1]王呈琛.十九大以來進一步推進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思考[J].學理論,2019,(01):118-119.
[2]譚玉,劉潔.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閾下的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1):1-5.
[3]盛良元,高博.新形勢下高校加強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工作途徑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31):14-15.
(作者簡介:王雅新,內蒙古財經大學紀委(監察審計處)檔案管理中級職稱,碩士,研究方向:高校紀檢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