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成成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關注知識的傳授,更應該做好德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問題的原因著手,就新時期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為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一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性格將會逐漸形成并且趨于穩定,小學階段看似簡單的教育,將會對孩子的終身成長產生不容忽視的影響。班主任作為班級的領導者,在小學教育教學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需要切實做好德育工作,確保“立德樹人”要求的順利實現。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小學班主任不僅需要做好教學工作,還必須承擔很多方面的職責,如班級管理、生活保障、德育等,是班級的領導者和主要責任人。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班主任在讓人感到信任和依賴的同時,也是一個令人畏懼的形象,其在德育工作中能夠發揮出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來看,小學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德育的實際效果。
1.缺乏足夠重視
當前,部分小學班主任對于德育工作缺乏足夠的重視,將班級管理的中心放在了管理制度建設、教學氛圍營造以及衛生習慣培養等方面,對于學校下達的德育任務存在應付心理,導致德育工作存在很大的缺陷,無法將自身的作用切實發揮出來[1]。
2.缺乏有效實施
不少小學班主任在自身工作中認識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開展德育工作缺乏務實性,導致工作形式單一,無法對德育工作的效果進行保障。例如,部分小學班主任在一個學期內,開展的所有德育工作都沒有脫離班會或者常規德育的形式,單純以說教為主,形式化問題比較嚴重,甚至強調對德育材料的積累,功利性嚴重。當然,也有一部分小學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沒有關注國家對于德育工作的要求,一味按照自身的經驗進行,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情況,導致德育工作與新時期“立德樹人”的基本理念相違背[2]。
3.脫離社會現實
開展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準,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明確提出,在當前新的發展形勢下,應該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政治素質以及行為習慣,以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人格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小學班主任都將德育工作歸納到了學校教育的范疇,沒有能夠明確其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導致德育工作與社會現實脫離,無法對社會資源進行有效利用,無形中影響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4.忽視主體特征
學生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體,其本身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征以及獨特的氣質類型,但是一直以來,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并沒有關注小學生的主體特征,一味采用灌輸式教育的模式,導致原本應該富有生機的德育工作變成了一種死板的說教,無法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也就失去了應有的生機和活力[3]。
二、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弱化原因
新時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教育應該為人民服務,為社會發展服務,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人。依照這些基本要求,就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而在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之后,才能做到對癥下藥,對問題進行解決,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1.思想認識落后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教育應該將德育放在核心位置,在保證“有德”的前提下,強調“有才”。但是從目前來看,因為受教育評估機制、傳統應試思想等的影響,無論是學校還是班主任又或者普通教師,對于德育工作都存在一定的輕視,思想認識落后。而且因為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于教育教學的評估標準單一,學校和班主任都會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智育”層面,關注教學質量,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德育工作[4]。
2.專業知識欠缺
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看似簡單的德育教育涉及了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知識,需要班主任的長期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而當前不少班主任并沒有重視自身德育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提升,一味關注學科知識的研究,導致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始終無法提高。部分班級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存在“人云亦云”的情況,導致學生參與熱情不高,或者德育內容陳舊,活動形式死板,缺乏對于學生的影響力。另外,很多小學班主任不僅德育專業知識缺乏,而且不愿主動去提升德育工作水平,在開展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僅僅停留在“上傳下達”的層面,無法對學校安排的德育活動進行有效貫徹落實,也不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著手對德育工作進行創新[5]。
3.資源開發不足
就目前而言,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普遍存在著內容薄弱、途徑單一的問題,育人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缺乏對于社會德育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是嚴重影響了“立德樹人”任務的順利實現。對于不少小學班主任而言,德育工作屬于學校教育的范疇,并不需要與社會關聯,這也導致了德育活動被單純地限制在學校層面,缺乏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例如,有的小學班主任在端午節開展相應的德育主題活動時,僅僅是單純地組織學生與家長一起包粽子、吃粽子,這樣的活動形式顯得過于單薄,也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強化策略
1.做好德育定位
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對黨的教育方針理念進行貫徹落實,推動教育評估機制的優化和完善,在制定評估指標的過程中,需要從核心素養的概念出發,強調評價的全面性和綜合性,避免單純評價教學成績的錯誤方式。同時,應該創新評價形式,將過程性評價和專項性評價結合在一起,提升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從學校的角度出發,應該在議事日程中融入德育建設,做好德育工作的合理謀劃,通過科學部署在學校內部營造出良好的德育環境,推動德育工作的順利實施。小學班主任作為德育工作的主要負責人,應該提高思想認識,將德育工作與班級管理、學科教育以及行為養成等結合在一起,承擔其自身應盡的職責,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提升德育效果[6]。
2.推動工作創新
小學班主任應該主動學習德育專業知識,提升自身在德育工作中的能力和水平,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堅持以身作則,以德服人,為學生樹立起可供學習的榜樣,以自身行為來感染學生,進一步強化德育工作的影響力。而在實際操作中,小學班主任可以將德育工作與班級管理結合在一起,在管理中營造出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打造優秀的班級文化,完善班規班約。例如,在培養學生衛生習慣的過程中,可以引入“一室不掃,何以掃天下”理念,使得學生能夠明確良好的衛生習慣不僅能夠創造出干凈整潔的環境,在打掃的過程中也可以修身養性,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另外,從推動德育工作創新的角度出發,班主任應該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徑,保證德育的實際效果。例如,在對《憫農》進行學習時,班主任可以找出相應的圖片、食品等,配合適當的引導,使得學生珍惜糧食,感恩社會[7]。
3.豐富德育方式
對于班主任而言,應該對德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創新,組織更加豐富的德育活動,提升德育的有效性。首先,可以開展相應的主題教育活動,從小學生的思想特點和生活實際出發,將班干部和少先隊的組織作用發揮出來,明確德育目的,豐富德育內容,通過多樣化主題教育,將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衛生教育以及文明禮儀教育等落到實處;其次,應該推動道德實踐活動的順利實施。小學班主任應該嚴格依照實踐育人的具體要求,引入體驗教育,從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借助校內及校外的德育資源,設計出更加新穎的德育活動,提升活動的針對性和感染力;最后,應該推動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相互配合,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工作與家庭教育、社會實踐等結合在一起,普及德育知識,確保家長和社會各界都能夠積極配合學校的德育工作。
4.強調以身作則
應該明確,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不過這個差異并非一成不變,而是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不斷發展變化。從這個角度出發,班主任應該為人師表,堅持以身作則,憑借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將學生培養成有用之才。另外,在專業技能、業務能力等方面,班主任應該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通過不斷學習來實現自我提升[8]。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越發凸顯,而針對當前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學校和班主任應該做好全面細致的分析,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所在,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對問題進行解決,提升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面對身心發展尚不成熟的小學生,班主任必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責任心,高度重視德育工作,將德育工作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確保其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胡文靜.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J].中國校外教育,2019(17);59.
[2]許瓊.新時期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40(21):206-207.
[3]黃秋霞.網絡時代對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戰與對策的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45.
[4]王國強.淺析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42.
[5]沈寧.試論小學班主任教學管理中如何加強德育工作[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6):32.
[6]夏佳.如何將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與班級管理相結合[J].職業,2019(16):46-47.
[7]王濛.農村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德育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9(14):78.
[8]肖紅娟.網絡時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7):147.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