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壽漢
摘 ?要:高校業余足球訓練中,要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也要注重提高大學生對足球戰術的修養,但更重要的是保持和發展大學生對足球的興趣。在這方面,一窩蜂式的“野球比賽”具有重要的意義。這種分組對抗形式,不僅對提高大學生對足球的興趣有重要的價值,而且,只要適當引導,并在這個過程中進行有機的足球基本功的訓練,還能提高大學生足球比賽的戰術修養。
關鍵詞:足球訓練 ?主體性 ?野球比賽 ?興趣 ?基本功 ?戰術修養
中圖分類號:G843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35-02
1 ?現狀分析
實踐中,許多教練只是注意到“野球比賽”“毫無章法”可言,持斷然否定的態度,而忽視了它的真正價值。事實上,若運用得當,對業余球隊訓練來說,發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片面地強調訓練的正規性,強調抓好大學生的基本功,導致了對“踢野球”的盲目拋棄。顛球100次,腳弓傳球100次,運球幾十組,射門100個……是一些業余球隊訓練的基本內容。對足球運動本質缺乏足夠認識,使球隊的訓練陷入了盲目性,一會兒抓體力,把大運動量搬進來;一會兒抓素質,大練滾翻、體操。對完成當中的動作技術無瑕顧及,結果技術動作變形,訓練效果難以保證。更嚴重的是學生興趣不足,帶著一種不得已和無可奈何的態度勉強堅持,使原本喜愛的運動成為一種負擔。
足球運動是一種集體運動項目,取勝需要發揮整體的力量。即使是球星,離開了隊友的支持,單槍匹馬也難現光彩。但球隊又是由若干個隊員組成的,每名球名的競技水平直接影響整體成績。球星是足球隊的核心,擁有特長或絕招比同伴技高一疇,在比賽中起到別人無法替代的作用。實踐總是證明著:只有訓練有素的隊伍和出類拔萃的球星完善結合,才能取得比賽勝利。大學生階段的足球訓練中,充分運用“野球比賽”就能使大學生在足球訓練中領悟到個人表現與球隊整體的關系。更重要的是“野球比賽”在訓練中運用大大提高大學生足球運動的興趣,提高大學生對足球技術的主動必性。所以,有必要科學地分析“野球比賽”的價值,以便“野球比賽”能在訓練中有效地運用。
2 ?“野球比賽”在大學生足球訓練中的重要意義
分析“野球比賽”的實質,可以發現它其實是一種符合大學生年齡特點的足球訓練方式,所以,我們可以從大學生和訓練兩個角度來認識“野球比賽”的價值。
2.1 “野球比賽”是大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全身心投入訓練的動力源泉
“野球比賽”無疑可以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相對自由的展現舞臺。教育應該為大學生提供一個發展個性特長的杋會,對足球訓練來說更為重要,因為它本身就是一項要求集體與球星完善結合,取得比賽的勝利。對于大學生階段的足球訓練來說,我們應該讓他們有這樣的機會,人人都嘗試成為球星。大學生對符合自身特點的訓練方式當然表現得有興趣。當過球隊教練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如果連續幾次、幾周專練基本技術,專項身體素質,那隊員肯定有“真沒味”“老師比賽吧”,這樣那樣的俏皮話兒,這是大學生的特點。足球本身就存在著強烈的趣味性,而且大學生足球訓練教材里也提出要注意趣味性。怎樣體現訓練的趣味性,怎樣使大學生的興趣得以長時間的保持,是值得我們研究的課題。基本動作做漂亮當然也會產生興趣,但它屬于派生興趣,不是持久興趣。而“野球比賽”以“一鍋粥”開始到以后有章法,這種從對抗競爭中產生的興趣是強烈的,極易形成持續興趣。有些業余球隊曾猛練帶球、顛球、傳球、停球、射門、過人等,可是一上場,還是“一鍋粥”,更有甚者導致一些孩子練得不主動或離開球隊,因此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用比賽強化大學生的興趣。總之,興趣是成功的先導,興趣是專注的基石。通過比賽這一磁石把孩子們組織起來,會使我們的訓練出現活潑、生動的局面。
2.2 “野球比賽”是向學生傳授足球理論知識的有效渠道
人們曾幽默地說“足球是圓的”,以此來作為沒有答案的答案。沒有一場比賽是按書本教程展開的,所以也不應該有照本宣科式的足球訓練。正確的書本總結了足球規律性的東西,而這些規律性的東西如何灌輸到隊員中間去應該有個合適的渠道,“野球比賽”就是這樣的一個有效渠道。在比賽中,有時他們傳球、過人不好,但他們去傳、去過他們了,說明他們有這個需要。接不好、過不好,能跑到一個位置“去接、去傳、去過”,這也是通過比賽增長的本領,是可貴的意識。這時候教練要做的,只是如何指導他們把這一切做好。如在場上發現某個隊員射門姿勢不對或傳球時機,跟進接球不理想,教練可以及時停下比賽,進行講解、示范,同時讓學生當場重練(個人練、集體練),這樣促使隊員本身加強基本功訓練,本應該針對出現的問題去練就對了,體現了練與賽相結合的特點。事實上發現問題,拿出具體的改進辦法,正是教練的職責。好的足球書籍應該當字典使用,教練遇到難題去找解決答案,而決不能照本宣科,這樣就把學生教死了。
3 ?“野球比賽”的運用策略
“野球比賽”具有積極意義,那是不是就把大學生足球訓練的基本點立足于“踢野球”?當然不是。而恰恰相反,教師本身就是以尊重大學生時期性格及生理、心理特點,尊重足球運動本身特點出發來專述“踢野球”方法的可取性。進行有位置、意識、簡單戰術配合的全場練習才是我們的目標。要達成這樣的目標,需要教練在“野球比賽”中對大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實踐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3.1 加強“野球比賽”過程的指導
在“野球比賽”的價值中應該看到“野球比賽”有一定的自發性,大學生踢球更多的是憑著自己的感覺。所以,要加強“野球比賽”過程的指導。一是教會孩子怎么做。像在比賽中進行基本功訓練一樣,針對特定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的方法,從而使比賽逐步走上有序的軌道。二是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主要就是向孩子傳授一些足球的理論知識。這樣的理論知識傳授,不是枯燥無味的,大學生聽得懂,記得住,又有利于他們能馬上的指導自己的訓練。
有教訓指導的“野球比賽”,才能更好地掌握足球的規律性的東西,才能學會在比賽過程中相互協作,才能養成良好的戰術意識。
3.2 向有位置、有意識、有戰術配合的更高層次訓練努力
注意“野球比賽”過程的指導強調的是教練對大學生的知識傳授,這里更強調的是大學生在訓練中對掌握知識的運用。經過一定階段以后,要向學生明確比賽是一種集體對抗,而不是個人的沖鋒陷陣,每個人在場上都應該有自己的位置,每一個動作都應該有自己的目的,要重視和隊友的配合,根據大學生的個性特長來調配他們在場上的職能。使比賽慢慢地脫離開始的自發狀態,更符合實戰的需要。尤其是較早、較系統訓練的隊,在一定時間的“野球”后,更不能一味依賴“野球比賽”這種訓練方式。
“野球比賽”是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特定的階段進行的一種足球訓練方式,隨著正規戰術配合、正確足球意識的建立和培養大學生的興趣當然也要發生改變,我們有必要選擇更合適的方法。只有通過訓練去進行比賽,通過比賽發現問題回到訓練中去糾正、提高,又到比賽中強化、鞏固。
參考文獻
[1] 韓建鵬.淺析足球科學化訓練計劃的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3):35-36.
[2] 陳金鳳.德國足球青訓體系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6,32(6):16-20.
[3] 林曉飛.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發展歷史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2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