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昱
摘 要:現階段新課改逐步推進,以往的傳統課程教學模式顯然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師只有利用更為靈活多樣的課程教學模式,才能夠幫助學生體會課程學習魅力。寫作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構成部分,為確保學生寫作能力能夠有效增強,需要結合閱讀教學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研究。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閱讀是語文課程學習的基礎構成部分,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需要閱讀,而且開闊個人的學習視野也離不開閱讀的支持。培養好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能夠避免學生陷入一種學習思維固化的狀態之中。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素材的累積,寫作能力也會在閱讀支持下逐步提升。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學習的重要意義,促使寫作與閱讀的結合,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科能力。
一、傳統作文教學的實際情況
1.未能對寫作方向全面把控
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與基礎知識儲備是極為膚淺的,對一個句子或段落的含義理解很難達到標準要求。由此在進行寫作探究期間,也會導致寫作方向不明確,這種情況會直接限制學生在考試期間的寫作分數。而每一次的寫作探究并不是都有教師耳提面命的,所以教師在學生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諸多的缺失。
2.學生寫作興趣明顯不足
小學生在寫作期間由于年齡或性格的局限,導致自我約束能力與學習水平十分有限。在課堂學習期間專注力不足,很難長時間深入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未能合理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會導致學生的寫作厭倦心理加劇,出現寫作應付的情況。寫作本身就對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學生興趣不足,看見作文要求就持有反感態度,最終的寫作質量也很難得到保障。
3.學生寫作質量不能保障
小學生除了日常的教材內容學習外,在校期間很少有機會進行深入性的寫作探究。尤其是學生生活經驗匱乏,寫作期間很難始終圍繞主題進行詳細論述。而且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引導期間,常常會告知學生一種模式化的寫作途徑,小學生整體的寫作內容都有標準范式,整個班級的寫作質量很難得到保障。
二、課外閱讀對寫作教學的重要價值
1.幫助學生累積海量寫作素材
寫作是學生日常生活所見的反饋,也是閱讀累積的應用結果。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學基礎,學生很難將自己理想中的內容表述出來,最終的文章作品質量也不能保障。而課外閱讀拓展,能夠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見地,并實現個人知識面的拓展,學生更多地了解日常生活,經過觀察分析并從閱讀中獲得靈感,寫作激情就能被逐步激發出來。學生在閱讀學習期間,也可以借鑒他人寫作方法,掌握有效的寫作技巧。學生在此期間將閱讀內容視為一種素材或范式,由于不同學生的閱讀偏好不同,最終的寫作效果也是異彩紛呈。
2.促使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寫作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要認清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這樣寫作質量就會逐步提升。小學生在課外閱讀學習期間不會面臨巨大的學習壓力,且閱讀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篩選,每一個故事都是學生深化閱讀探究的機會,小學生能夠在閱讀學習期間,體會到其中的神秘與快樂。后續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引導,幫助學生集中把控寫作方向,學生能夠在明確寫作要求的基礎上,將以往閱讀學習中學習到的知識用到寫作中,從而使寫作目標順利完成。課外閱讀最好是從景物、與環境相關的內容開始,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寫作意識與情感態度的引導,日常教學中幫學生養成摘抄與背誦學習的良好習慣,給學生的寫作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礎。
3.促使學生寫作質量不斷提升
小學生在寫作期間,由于只是單純地依靠課本閱讀基礎內容,加之教師給出相應的寫作格式與“套路”,常常會存在整個班級模式化寫作的現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引導,督促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擴展知識面,并將自己的寫作視野打開,這樣在寫作期間通過已有的閱讀基礎,將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內容進行表述,則學生對寫作的理解就會深化。課外閱讀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有積極影響,小學生可以借鑒他人的寫作思路,探索有效的寫作技巧,這樣個人的語言能力就會逐步提升。小學生通過強化自己的所見所感,還能實現對日常生活中所見事物的寫作創新,在反復的練習與改進過程中,教師給出學生相應的意見,則學生的寫作水平就會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小學生作文質量的逐步提升,離不開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探究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明確學生能力培養的主要目標,結合課外閱讀幫助學生實現個人作文能力的強化。老師要積極運用寫作訓練督促學生進行自主性的課外閱讀探究,使學生無論是在寫作思路還是文章構思方面都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給未來高年級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文靜.探析課外閱讀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外語文(上),2017:139.
[2]蔣素芳.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探析[J].快樂閱讀,2016(6):54.
[3]郝坤.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作文教學研究),2016(2):41.
編輯 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