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璟


摘 要:數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也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數學具有單一性,答案是唯一,同時也具有多樣性,在數學的學習當中,利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可以開發學生的發散思維,以便讓學生在學習其他學科時更容易,針對畫圖策略來探討小學數學中的解題方法。
關鍵詞:畫圖策略;小學數學;基本策略
在小學數學問題解決策略中,畫圖策略是一種較為直觀的方式,便于學生理解小學數學問題的內涵。畫圖策略可以直觀地將較為抽象的問題具象化,讓學生正確地理解問題要點。讓學生用這種畫圖策略來解決問題,也是便于學生在今后遇到更為復雜的問題時可以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了解問題中的重點,以及問題設置想要表達的內涵,在題目中找到存在的數量關系,從而利用畫圖來直觀地看待問題。教師根據學生的需要,以及學生的特點設置教學過程,并利用自身經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用畫圖來解決數學問題。
一、培養學生畫圖策略的重要性
數學成績好的學生之所以學習好,除了天賦外,大多數因為他們掌握較為便利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問題解決過程中他們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利用畫圖策略來解決數學問題,是解決數學問題中常見的一種方法,專業術語稱為數形結合。小學生的思維模式不成熟,利用畫圖較為直觀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既提高了教學效率,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枯燥的文字教學會讓學生對數學產生一定的厭惡心理。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目標。畫圖策略是解決問題策略中基本的方法,它可以快速地將較為抽象的問題具象化,讓學生根據題意分析出題目中存在的邏輯關系,通過畫圖的方式表達,提升自我思維能力,同時加強對數學問題的熟悉程度。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教學時,讓畫圖策略與其他結合,解決學習過程中更加復雜的問題。
二、用畫圖法解決數學問題的基本策略
1.通過設置問題,提升學生的畫圖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要對學生提出一些疑問,便于學生更快地進入課堂狀態。通過提問和畫圖策略相結合,引導學生在問題中尋找到畫圖的技巧。例如,在學習陰影部分面積,長方形面積周長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內的建筑向學生提問,學校花圃是由哪些部分組成。“學校的花圃,長為8米,學校為了綠化建設,決定加寬花圃的面積,花圃的面積比原來多了12平方米,那么現在花圃面積是多少呢?”在對這個問題進行提問的同時,讓學生動手畫出題目中所包含的內容(如圖1),這樣不僅便于學生理解,也讓學生形成了畫圖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2.通過實踐增強學生的畫圖解決問題意識
將畫圖的方式應用到數學教學中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不可一蹴而就,學生用畫圖方式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也是在平時應用中逐漸提高的,教師通過對學生畫圖的過程和方法進行指導,幫助學生養成在實踐中運用畫圖的習慣,以此通過實踐來提高學生的畫圖能力。比如某鄉村小學旁有塊長方形菜園,其周長為40米,現在菜園的主人想擴大菜園面積,但是長和寬只能分別擴大2米,請問這塊菜園擴大之后是多少平方米。我們可以很容易得知菜園原本的長寬和是20米,但是并沒有菜園原本長和寬的數據,因此可以通過畫圖的方式(如圖2陰影表示擴建后增加的部分)對其進行直觀的表達。可以得知擴大后的菜園長寬分別增加2米,那么長寬之和就變為了24米,24乘2就為48平方米。這樣的解題過程使學生很快找到了解題思路,有效鍛煉了學生的畫圖解題能力。
三、結語
數學知識學無止境,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心理狀況的變化而改變。解決問題多樣化教學是為學生所提供的最好的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意識,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各科內容。對多種學習方法進行探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效率,以便擺脫教學模式單一、刻板的現狀,解決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的問題,打開學生學習的思維,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蘇佩.有效結合畫圖策略,構建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模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7):167.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