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輝 鄧威宏

摘 ?要:校園定向運動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通過進行科學研究校園定向運動對中職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旨在推進校園定向運動的科學教學體系,為今后中職學校開展校園定向運動提供理論依據,為中職學校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提供動力支撐,指導更多的中職學生參與這項運動,使中職學生了解校園定向運動對自身身體素質所起的作用,為豐富中職學生豐富運動知識和提高身體素質起到借鑒的目的。
關鍵詞:校園定向運動 ?身體素質 ?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32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1(c)-0080-02
1 ?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根據作者教學工作實際進行實驗設計,擬以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2017級汽修專業學生68人(均為男生,年齡15~17歲)為研究對象,入學生源來自廣東省農村地區,將實驗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34人)和對照組(34人),兩組各年齡比例相同。
1.2 研究過程
1.2.1 對實驗對象進行實測
對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2017級汽修專業男生,實驗組(34人)和對照組(34人)實驗前后的身體素質進行數據測量和統計。
1.2.2 教學內容
實驗組:常規體育課教學、校園定向運動教學。對照組:常規體育課教學。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通過互聯網、廣州圖書館查閱與身體素質、校園定向運動等方面的相關資料,并對所獲得的所需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分析,以了解本研究相關學科的現狀和基礎理論,為本文的撰寫提供理論基礎和支撐。
1.3.2 實驗法
以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2017級汽修專業男生68人為實驗對象進行教學實驗對比分析。
1.3.3 測試法
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和《體育測量與評價》選定身體素質測量指標。在開始測試之前,跟所有參與測試的老師統一了測試用的器材和測試方法,以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同一性。
1.3.4 數理統計法
本論文數據采用Excel和SPSS 21.0軟件對實驗前后的數據進行匯總、整理,檢查對比實驗前后的數據,分析各項數據。
2 ?實驗結果與分析
2.1 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身體素質的比較分析
經檢驗實驗組和對照組身體素質的各項數據P值>0.05,說明在實驗進行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素質總體水平差異沒有顯著性意義。經過檢驗的以上數據說明: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在實驗之前身體素質各維度基本相當,樣本滿足進行實驗的要求。
2.2 經實驗后實驗組身體素質的影響
從表1中的數據對比來看,經除了每周2學時共10周的常規體育課教學,同期增加每周2學時共10周校園定向運動教學,對中職男生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成績均有不同呈度的影響,對靈敏素質(Z字形跑),沒有顯著性的提高(P>0.05),對耐力素質(1000m跑)、力量素質(立定跳遠)、速度素質(50m跑)、柔韌性素質(坐位體前屈)都有高度顯著的提高(P<0.001);對力量素質(1min屈膝仰臥起坐、推實心球)有非常顯著的提高(P<0.01)。
學生在學習和練習校園定向運動技能時,要以個人的讀取地圖信息的能力、判斷方向的能力和身體素質相結合,每次練習時所奔跑的距離都有數千米,在奔跑的時候還要適時跨越、翻越障礙物,另來自農村的中職學生身體素質較差,缺乏對體育技能的學習和練習,使得這些校園定向運動中的技能和運動量也就較為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校園定向運動是以所用時間為單位來計量成績,在組織學生學習和練習校園定向運動技能時,偏向于如何快速提高學生的個人速度和讀圖、判斷方向的能力,對靈敏性素質沒有做專項的練習,單一的校園定向運動對提高學生的靈敏性素質有限,加上學習和練習校園定向運動的時間較短,所以出現對靈敏素質沒有顯著性提高的情況,因此,在開展校園定向運動教學時,應在教學中加入鍛煉靈敏素質的專項練習,如立臥撐、快速后退跑、快速折回跑等專項練習,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2.3 經實驗后對照組身體素質的影響
從表2中的數據對比來看,經過每周2學時共10周的常規體育課教學,對中職男生身體素質的各項指標無提高作用。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中職男生經每周2學時共10周的校園定向運動學習和練習,對身體素質有著積極的影響,身體素質提升明顯。
3.2 建議
(1)校園定向運動對中職男生的身體素質提高明顯,希望能對更多的群體進行深入探討和分析,讓人們知道校園定向運動對人體帶來的好處。建議各級中職學校能夠開展校園定向運動課,甚至是在各級學校中得到推廣。
(2)在校園定向運動教學中應適當加入加強身體靈敏素質的練習內容,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3)學校應大力改善體育鍛煉環境和增加體育設施,以促進學生能積極參與形式多樣的體育鍛煉活動,提高中職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 于躍.初中體育教學開展定向運動的意義分析[J].教育論壇,2016(5):10-11.
[2] 侯娜.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價值研究[J].價值工程,2012(21):257-258.
[3] 華力,冷丹.湖北省普通高校開設校園定向運動課的可行性研究[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1):106-108.
[4] 尹國昌,趙雪敏,王新寶.江西師大開設校園定向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4):10-11.
[5] 武志鵬,商亞民.秦皇島高校開展校園定向運動的可行性研究[J].知識經濟,2010(2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