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摘 要:小學是一個人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小學教育可以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愛美之心也在不斷增強,他們渴望感受美,享受美,對于美的事物追求愈發強烈。美育應運而生,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對于美的鑒賞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鑒賞教學;策略
在小學教育中,美術鑒賞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創造美、感知美的能力。美術教學具有趣味性和藝術性,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藝術天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促進學生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
一 重視美術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理性認知
美術理論知識是開展美術鑒賞活動的基礎和支撐,只有讓學生掌握足夠的美術理論知識,才能提高學生的理性認知,使學生從更深層次進行美術鑒賞。因此,小學美術教師需要真正地重視美術理論知識教學,運用科學、創新的方法來使學生更加全面、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向學生傳遞美的概念,提高學生的理性認知。
例如:“奇思妙想”這節課是圍繞“線條”對學生們進行教學的,通過一根根線條構成一幅具有神秘色彩的畫像。但如果一開始便讓學生們利用線條進行創作,學生們很難理解線條帶來的感受。因此,為了提高學生們的理性認知,我從美術理論基礎知識展開教學,讓學生們了解線條組成的藝術。首先,我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展示了一幅畫的局部,然后讓學生們通過這個局部畫猜想整幅畫的樣貌。給予學生們一段猜想與想象的時間后,我將整幅畫完全展示給學生。當學生們看到這幅由不同事物重組出來的畫像后,紛紛佩服作者的想象力。畫中妙趣橫生的創意,同時也激活了學生們的思維。這時,我再給予學生們繪畫的空間,讓學生們天馬行空地進行創作。這樣一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通過重視美術理論知識,有效提高了學生的理性認知。
二 緊密聯系現實生活,點燃學生的鑒賞熱情
生活是知識的來源,也是美的來源。將現實生活與美術鑒賞緊密聯系起來,能夠優化學生對美術畫作的鑒賞過程,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點燃學生美術鑒賞的熱情。所以,在小學美術鑒賞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選取一些與小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鑒賞內容,使學生能夠運用生活化的視角及生活經驗來展開觀賞、分析等鑒賞活動,從而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的激發、學習興趣得到充分的調動,點燃學生美術鑒賞的熱情,使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其中,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
例如:在教授“我的成長記錄”這部分知識時,我將本節課的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課前搜集了許多現實生活中關于童年成長足跡的素材并在課堂中展示給學生們,然后讓學生們根據看到的圖畫、根據自己的經歷和理解來說說其中包含了哪些要素、反映了什么。如此一來,小學生們的鑒賞熱情便能夠被充分地激發和點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美術鑒賞活動。
三 創設生動視聽情境,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美術鑒賞在本質上是帶給學生視覺上的體驗,但聽覺上的享受同樣重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理論知識,進行美術鑒賞。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將美術畫作以色彩鮮明的圖片、動畫等形式,以更加直觀和形象的方式展現給學生并輔以優美的音樂,以此來創設良好的視聽情境,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美術課堂的動感因素,豐富學生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感官體驗,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欣賞美術畫作中點、線、面、構圖、色彩等形式構成的基本要素,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例如:“探訪自然的奇觀”這節課主要是帶領學生們了解一些自然奇觀,感受自然奇觀的美麗,但只憑借語言的講解根本無法實現課程的目標。因此,我借助多媒體來展示圖片、播放視頻,創設出生動的視聽情境。我為學生演示了“世界十大奇觀”照片并輔以相應的音樂,如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出現的閃電奇觀、拉薩上空出現的日暈奇觀……通過這些奇觀的展示,學生們領略到了世界的奇觀異象。這樣一來,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通過信息技術創設了生動的視聽情境,豐富了學生的審美體驗,加深了學生對美術的理解,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造詣。
結語:
美術鑒賞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與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動力。所以,小學美術教師要認識到美術鑒賞教學的重要性,從美術鑒賞教學的基本特性出發,以學生為本,運用重視美術理論知識、緊密聯系現實生活、創設視聽情境與注重名家名作賞析等策略,多維度、多方面地推動美術鑒賞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優化小學生的美術鑒賞學習過程,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觀察、理解與感悟能力,有效發展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素養,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發現美、欣賞美。
參考文獻:
[1]李佳妮.改進美術鑒賞教學 提高學生美術素養[J].藝術評鑒,2018(11):121-122+148.
[2]周利明,賈濯非.美術鑒賞教學之漁[J].藝術教育,2018(1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