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點學科,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前提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所進行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還要更加注重數學思維方法的培養與鍛煉,強化學生以數學思維去洞察和分析各種信息,有效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思維是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這也是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那么,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呢?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踐,針對數學中學生的思維訓練進行有效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小學生;思維訓練;探討
小學數學乃當前我國義務教育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既承擔著基礎數學知識的傳輸任務,又肩負著訓練學生數學思維的重任,著眼于創新思維,實踐應用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致,助力于小學生養成較為理想的數學學習習慣,這就是歷史給予小學數學教師的歷史重任。可是,傳統落后的教育思想在諸多的小學數學教師頭腦中早已根深蒂固,數學教學的目標都一致傾向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而對于數學知識發生與發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引導,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有效呈現均被師者所忽視。結果導致了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致的不濃,數學學習壓力過重,數學知識的探究與意識培養嚴重匱乏的不良局面,這勢必會大大阻礙班級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教師應糾正錯誤的思想,尋求有效的教學途徑,使得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的訓練,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一、創設有效情境,為學生有效思維做鋪墊
數學教學情境的創設,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最為關鍵的環節,數學教師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以利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有效啟迪。在數學課堂教學環節,小學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及途徑,為學生創設各種數學問題情境以及富有生動故事情節的情境,注重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致,使學生能夠由內心而形成一種較為迫切的探求數學新知的欲望,積極為小學生營造一種優良的自主探索數學知識的情境氛圍。創設有效的數學教學情境,可以充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致,啟迪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數學知識的探究當中,甚至還可以進行小組間的合作探究,這樣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數學知識難點便會迎刃而解,其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定然會事半功倍。
二、合理鋪設問題,激發各項思維能力
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傳授的時候,數學教師要放開手腳,通過合理為小學生鋪設數學問題,正確引導小學生積極自主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質疑中,師者完完全全地將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有充足的勇氣將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展示出來,倡導其他同學能夠針對問題談出自己的看法,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有效解決數學問題,充分培養學生多方面考慮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對數學問題著手質疑時,數學舊知得到了鞏固,新知又獲取到研究解答的最佳時機,極大程度地促進了小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抓住有利時機,促進學生思維發展
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數學新舊知識之間都有著一定的聯系,二者之間會有相互聯系的連接點,小學數學教師就完全可以針對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給予學生一個思維暢想的空間,只要主題不發生偏離,不管小學生如何去想,教師都應該全力支持。這種情形便為學生創設了最佳的思維發展最時機,為師者挖掘學生的創新思維活動埋下了伏筆。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探討研究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尋其間的重要組成要素,通過學生的認真觀察與思維,啟迪學生使用準確的語言描述新的概念,使數學知識有效進行內化,充分挖掘出學生思維的潛在能力,真正意義上讓學生叩開數學思維的大門。
四、借助數形結合,強化思維深度
在小學數學知識教學中,其中一個數學思想的重要內容便是數形結合。數和形是數學兩個密切聯系的最最重要的數學元素,數學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有效把握數形結合的重要意義。其意義擁有兩個內在層面的意義,教師必須正確引導學生細致而透徹地理解。其一是憑借數字的緊密模式進行闡述,以正確把握數學真實的形狀特征,其二是師者借用形狀所內含的物體形象性去洞察數學的嚴密性。這兩個層面的意義之間既相互補充,又緊密相連。數學教師要將數形結合的思想落實于完整的學習過程中,以多維的角度思考數學問題,并能夠通過數學問題來加深學生思考的深度,從而強化小學生思維的深廣度。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小學生的思維訓練,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使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J].中華少年,2018(9).
[2]豆銀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訓練[J].考試周刊,2018(9).
[3]陳寶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學生思維訓練研究[J].數學大世界(中旬),2018(1).
作者簡介:張虎(1963.12—),男,漢族,中師學歷,一級教師,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中心小學教師,從事小學數學學科教學工作。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