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花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程當中,知識類型非常豐富,有數學計算、幾何知識、生活常識等。而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空間思維進行培養,這是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一個重要要求。對此,針對空間思維內涵與培養價值簡單分析,然后提出了具體的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幾何知識;空間思維
近些年,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在不斷發展變革,教學活動的重點從理論知識教學逐漸轉移到數學素養培養這個方面。尤其是新課程改革的提出,明確指出在理論知識教育的基礎上,應該針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做出培養。小學數學課程,核心素養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比如計算能力、空間思維、數感、應用意識等。這其中,空間思維和幾何知識具有密切關系,在針對幾何知識教學時,就要注重學生空間思維培養。
一、空間思維內涵與培養價值
所謂的空間思維,也被稱之為多元思維、立體思維,其根本內涵就是在跳出點線面的限制,從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來思考問題。從幾何的角度來講,也就是要跳出平面,將視角置于空間當中,可以透過幾何體的表面,認識到其背后隱藏的內容。比如對于一個正方體,在其中一面畫上一個圖案,隨機旋轉后,在腦海中直觀想象出圖案所在位置以及視角形態,這就是空間思維的具體表現。再比如將一個圓錐體從上部砍斷,砍斷之后的表面是什么樣子,在腦海中想象出來,也就是空間思維的具體表達。對小學生的空間思維進行培養,具備多個方面的積極作用。首先,能夠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水平,這樣學生在學習幾何知識的時候,就能產生更加直觀、深入的認識,對相關的幾何知識形成有效了解。其次,借助空間思維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幾何知識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體會到幾何知識的魅力,點燃幾何知識學習的興趣。最后,空間思維培養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整體數學核心素養水平,讓學生在新時期實現有效的發展。
二、幾何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空間思維的具體措施
針對空間思維培養所具備的積極作用,數學教師有形成清楚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對幾何教學展開創新優化,將空間思維徹底融入進來。
1.借助多媒體展示強化學生的直觀認識
因為小學階段是數學教學的起步階段,學生在此前并未經過系統性的數學學習,尤其是未能進行幾何知識方面的學習,因此空間思維相對而言是比較薄弱的。所以,在幾何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的方法,利用多媒體本身的直觀性,從不同角度展示幾何知識,讓學生可以形成直觀認識,從而逐步提高空間思維。比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這部分知識的時候,課本上對于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展示,往往只能呈現出其中的3個面,另外3個面一般呈現不出來,這樣學生并不能清楚認識幾個面的具體情況。對此,借助多媒體,展示一個染色的長方體,將6個面分別染上不同的顏色,然后向學生提問:背面是什么顏色?底面是什么顏色?隨機翻動長方體,繼續提出這樣的問題。結合多媒體,學生就能展開空間想象,從而鍛煉空間思維。
2.通過實物展示引導學生形成理解
除了利用多媒體展示這種方法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引入幾何體實物,借助實際的物體,讓學生觀察幾何物體的具體現狀,把握其在空間中的具體特征。比如,在教學觀察物體這部分知識的時候,其核心內容就是以幾何體為對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其中就涉及了空間思維。比如在課本上,將4個小正方體排成L型,然后將3個的那一面正對學生,讓學生觀察這個整體在不同角度下的樣子?假設每個小正方體的邊長為5厘米,那么正面觀察,可以看到一個長15厘米寬5厘米長方形的形狀,從左側觀察可以看到一個長10厘米寬5厘米的長方形,從后側看,可以看到2個小正方形。借助這樣的實物,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觀察,從不同角度認識具體形狀,這就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沉浸其中展開思考
除了多媒體教學和實物展示之外,還可以通過情境構建的方法,來對學生的空間思維展開培養。具體而言,在進行幾何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生活現象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融入情境中進行思考。比如,在教學圓錐和圓柱的時候,要讓學生對圓錐的特點形成認識,那么可以創設這樣一個情境:一個圓錐形的白糖袋子放在桌面上,袋子上部背后有一個小洞,一只螞蟻從正面爬過去,可以怎樣爬到小洞的位置?創設這樣一個情境,讓學生以螞蟻的角色展開思考想象,這樣也能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總之,教師要重視小學生空間思維的培養,立足幾何知識教學,靈活使用多媒體輔助、實物展示以及情境創設等方法,推動小學生空間意識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富劭華.《畫法幾何》教學中學生空間思維能力培養方法的思考[J].智富時代,2018(5X):233.
[2]周樹峰.小學數學幾何圖形的教學效率探討[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10).
[3]朱曉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113.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