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松
摘 要:語文學科屬于人文社會學科。是人們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根據語文學科是思想性、知識性與人文性綜合體的特點,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能夠高效的影響學生,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在素質教育的模式下,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最終目標與核心,而高中語文課堂正式達成立德樹人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徑。本文將探討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中實施立德樹人教育。
關鍵詞:高中語文;立德樹人;實施;優化
引言
課堂是教書育人的主要途徑,教師不僅肩負著傳授學生語文知識的責任,還肩負著提高學生思想品德修養的重大任務。語文學科的人文性使其在立德樹人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高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語文教材,將德育案例以及德育思想很好的融入到課文內容當中,將真正的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授課當中。旨在培養學生形成健全人格,使學生有潛力成為高素質人才。
一、立德樹人滲透教育的重要性
(一)基于社會發展的要求
正所謂“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痹谒刭|教育模式下,立德樹人教育滿足社會未來發展趨勢,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條件。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產生,當前社會所需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人才。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品質是提升一切能力的前提。
(二)基于學生自身發展
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思想意識以及價值觀點正處于形成與發展的關鍵階段。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形成健康的思想意識與正確的價值觀念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積極正確的德育滲透能夠避免學生出現思想道德方面的認知誤解,避免學生走向不正確的人生道路。
(三)基于學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思想道德教育是高中學校教育的靈魂,更是學校發展教育中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德育教育能夠有效的促進高中階段學生正面健康成長,想要增強綜合素質,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學校必須堅持和重視高中學生的道德教育。
二、高中語文滲透力的樹人教育的實施途徑
(一)結合教材內容踐行立德樹人教育
高中語文教材是由著名專家學者,千挑萬選而總結出的語文知識精華。包含古今中外、花鳥魚蟲,并且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因此,結合高中語文教材進行滲透德育的教學將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成果。這就要求語文教師緊緊把握語文教材中的知識點,抓好切入點不失時機的進行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學習高二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教材時,這本教材具有大量的詩歌文章。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利用大量的詩歌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審美,更能夠教學生的思想引入到詩歌作者說出的時代背景之中,讓其身臨其境,既能接受到道德教育,又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思想道德修養。
(二)重視詩歌中的語文之美
詩歌中所傾注的感情十分豐富,詩歌具有濃厚的文字溫度。通過閱讀一篇詩歌,能夠從中得出作者的喜怒哀樂,以及時代背景。通過閱讀能夠了解到更多的語文基礎知識,閱讀詩歌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美育教育下更容易滲透德育教育。語文知識在著人間真情。與人性良善。欣賞詩歌的過程也是體悟人生真地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中關盡社會百態。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使學生置身到社會環境之中,提高道德修養。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教材中的第二單元第一課《春江花月夜》時,這首詩歌中包括春江、潮水、花林、流霜、白沙等多個意象,描繪了一幅特別的春江月夜風景圖。其哀而不傷的情緒引人深思,詩人將自己的喜怒哀樂等情感體驗融入明月之中,值得學生深入體會其中的美,提升審美能力。
(三)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的因素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語文課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就是可以把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作為滲透德育教育的最佳契機。將閱讀教學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在寫作練習中學生敘述真實事件,表達真實情感,講述自身觀點。這既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最經常強調的基本寫作原則,也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思想觀念重要途徑。指導學生創作具有真情實感,有血有肉的文章正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的重要方法。
(四)在教學情景中引發學生踐行道德行為
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出相應的教學情景。通過課堂教學情景,讓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教學情景更加真實,借此影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讓學生從課文情景中感受到道德素質的力量。例如,在學習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這本教材中的第四單元中《項羽之死》一文時,教師可以將項羽欲渡烏江的情節通過情景劇展示,在最后請同學們敘述對這個場面的感受。就是要引導學生了解項羽無可奈何的失敗與悲壯的死亡,感受項羽作為英雄的剛毅品格,與其浩然之氣。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使學生擁有廣大胸襟。
結束語
總而言之,語文作為人文性學科,其道德教化作用值得教師充分利用。教師要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情感教育,培養學生有健康的道德品質,讓學生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型人才,打破單一知識教育的局面。學習知識與學習做人相結合起來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學生道德修養。語文教師要充分重視起德育思想對于高中階段學生成長的重要作用,立足語文之本,融入德育教育理念。
參考文獻:
[1]曾玲. 高中語文教材中愛國人物形象的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9.
[2]劉芳. 新版高中課標背景下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9.
[3]楊婷婷. 高中語文教學中“立德樹人”的實施與優化[D].重慶三峽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