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西安郵電大學,陜西 西安 710121)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也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明確強調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并特別提出了要樹立“大思政”的理念。“大思政”反映了當今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開放性、互動性、協同性、合力性的特征,而反映在價值領域,則體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體系的整體有效性。而縱觀目前制約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些阻礙因素,除了在觀念層面、方法層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對資源的價值發揮不到位也是其中的重要方面,因此,高校要能夠在“大思政”背景下促進高校思政工作的提質增效,做好思政資源的整合是其中的必要環節。
大學生作為對新信息、新文化最為敏感和敏銳的一代,所受影響是最深的,其中難免會存在一些積極和消極并存的影響,再加上我國高校推行的校長負責制,從而淡化了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的影響,導致高校出現人員思想困惑、信心動搖、情緒消極等情況,都使得高校思政工作面臨了較大挑戰。而與此同時,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創設性提出了“大思政”思想,并著重闡述了“大思政”格局的內涵和工作方向,為高校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開展思政工作提出了明確的指引。圍繞“大思政”的建設目標,高校應當要充分發揮好各個層次、各個環節和各個部門的作用,但是從高校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很多高校長期以來在思政工作方面裹足不前的原因,并非都是因為資源條件欠缺,往往是因為對現有資源沒有得到充分的合理配置,這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學生思政素養的建設。
高校要圍繞加強組織領導的目標,進一步優化現有思政教育管理組織架構。為此,一要探索成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全校思政教育課程體系開發、思政教學活動規劃、思政活動組織開展等進行全面領導、組織和協調,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統一性、有序性。并且思政工作小組也可以下設若干工作組,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之下具體負責相關的事務性工作。二是建立專業化思政教育專職隊伍,推進思政教育人員的整體能力建設。因為目前很多高校,尤其是一些規模較大的高校,思政教職工對于還是略為分散,做好“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思政工作需要建立一支專業能力強的師資隊伍,而目前很多高校現有的師資隊伍知識水平、業務能力、綜合素質都難以滿足“大思政”理念對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要求。
目前,在各種不同的思政教學工作交流討論場合上,相關教職人員對學校的課程體系不多、內容不豐富、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提出異議。通過調研,發現事實相差甚遠。近年來,隨著高校思政教育理念的發展,高校也順勢而為,設計和增加了不少的新課程。但這些新內容的優勢并沒有得到太多發揮,效果體現也有限。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優勢做足文章。一是要從現有課程體系中選擇內容新穎、有一定教育經驗的課程,重點打造成“精品課程”、“品牌課程”,突出自身思政教育工作亮點。二是要適當從現有課程體系中選擇和發展一些小眾化、個性化的思政課程,作為學生選修課程提供項目,使它成為學生在思政教育方面滿足個性化需求的一個有效工具和載體。
“大思政”背景下,高校要改變過去閉門造車的方法,積極調動內外部力量,提高思政工作有效性。因此,高校思政教研人員一定要開動腦筋,思考辦法,不斷創新方式。通過與上級黨組織、機關事業團體等進行合作,調動參與方的積極性,參與到課程的開發工作中,深入了解和挖掘當地的一些實踐基地,比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等,為學生提供更多身臨其境教育的場景。諸如此類,均值得高校好好地去研究和實踐。此外,還要對過去的一些教育方式進行不斷總結、反思和改進,研究效果,提升效率,要針對客觀形勢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變化不斷思考方法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