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龍
摘 要:小學信息技術科目是新形勢下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教學科目,它不僅關系著學生學習新知識、接觸新理念的興趣,而且還關系著學生全面發展,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本文擬就筆者數年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經驗,談一下我的教學心得,旨在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目的的實現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小學 信息技術 創新教學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小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我國很多學校中信心技術教育已經作為一項專門的課程來展開教學了,要想扎實地做好信息技術教育的工作,這就需要教育界從小學生抓起,從小就開始培養我國小學生的信息科技素養,普及小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增強我國小學生的整體科學文化素質。
一、信息技術課堂教法創新的必要性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存在著教材內容滯后、教師“過分”主導和學生學習方式陳舊等諸多弊端,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因此,信息技術教學方法創新勢在必行,要讓信息技術教學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就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創新,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創造性的設計。
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大膽創新,尤其要重視多種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信息技術與各學科、社會、生活的聯系,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
二、精心設計教學環節,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在教學中,教學環節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高低。教師導入環節設計的新穎有趣,能馬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并很快掌握學習的內容。相反,如果導入環節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在課堂上就不能積極地和教師進行互動,使教學目標不能有效完成。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點來精心設計導入環節,讓學生在剛上課時就能集中精力,積極地對知識進行探究,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使信息技術課堂順利、高效地進行。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情境來讓學生進行知識探究,使他們在充滿興趣的狀態下進行學習,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1、設計游戲環節,有效進行知識導入
小學生對游戲都有極大的熱情,在教學的導入環節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對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在興趣的引導下進行積極的知識探究,有效掌握信息技術知識。例如,“金山打字通”中鍵位練習操作和理論知識是非常枯燥的,如果直接讓學生進行練習,他們在開始時積極性很高,但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在教學一開始,我讓學生比賽完“吃蘋果”的游戲,他們的積極性都非常高,對于沒有掌握的鍵位進行了認真練習,提高了打字的速度和正確率,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
2、進行情境教學,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探究知識,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運用信息技術制作的作品,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感受到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他們的探究欲望,讓他們主動進行操作,并在有限的學習時間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例如,在教學用Word進行文字輸入和排版時,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幾個具體的例子。在觀看優美的作品時,學生都被吸引了,發出:“好漂亮啊!”的感嘆。接著我又告訴學生:“只要你們認真學習今天的學習內容,也能創作出優美的作品。”學生的積極性高漲起來,他們積極地閱讀教材內容,并通過上機操作來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三、采用合作探究方式,發展學生創新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負責知識講授,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并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在壓抑被動的學習氛圍中,教師講授得筋疲力盡,學生學得累,但是學習效果卻不明顯。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合作探究方式成為了普遍運用的方式。例如,在讓學生使用畫圖軟件畫圖時,很多學生由于對軟件掌握得還不熟練,他們在畫圖時經常采用模仿的方式,很少有學生能夠用創新的方式進行畫圖。為了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我讓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習中先進行討論,促使他們的思維清晰,并在討論過程中思維發生碰撞,發展創新思維,再進行繪畫時就能從多個方面進行創新,使他們勇敢地進行嘗試,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四、以學生為主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培養和發展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拓展性探討的能力,并使之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這是信息技術課的宗旨之一。在教學中,有效和其他學科相結合,能促進學生的探究積極性,提高學習熱情。例如,在教學使用Power Point軟件制作演示文稿時,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給幻燈片配優美的語言,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探究興趣,學生都進行積極思考,并進行激烈的討論。在操作過程中掌握了Power Point軟件的使用,并利用自己的語文能力為每一張幻燈片配上了優美的解說詞,實現了學科的有效整合。
五、對學生進行激勵,讓他們獲得成就感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和學生多進行交流,使他們在探究知識時大膽思考,多元分析,擺脫傳統的思維定勢,在多思多想的學習過程中提高信息技術能力。例如,學習Word軟件,當他們熟悉了基本的文字排版后,我不過早地給予肯定,而是展示已經排好的復雜版面,讓他們按格式完成。對其中一些本不屬于課本內容也未作講解的復雜的設置,如樣式的使用、頁眉頁腳等,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探索解決,即使有詢問,我也是略作提示。學生帶著疑惑不斷探求,不斷發現,親身品嘗到了成功后的快樂。由于教學環境輕松,學生養成了敢于突破、勇于冒險的精神,這在學習用Word設計的電子報刊時體現得更加明顯。對于要設計的內容,我講解時的設計以及構思,極少有學生照抄。這種敢于嘗試,總想張揚個性的思想,對其他學科創新精神的培養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掌聲中,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既學會了知識,又體驗到了成功。
總之,只要我們能秉承“傳承與創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相信無論在課堂上遇到多大的困難,教師都能迎刃而解,未來的信息技術課堂也定會更具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張小蓮. 對當前小學信息技術課教學的思考[J]. 考試周刊,2016,48(97):108-108.
[2] 古四龍.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注重培養能力[J]. 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