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蕾
(廣西外國語學院,廣西 南寧 530222)
《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提出,推動課堂教學革命。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學改革促進學習革命,積極推廣小班化教學、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大力推進智慧教室建設,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①
據教育部統計,2018年共有來自196個國家和地區的492,185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在我國高等院校學習。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擴大來華留學的學生規模,教師們不斷探尋新的教學方法來改善教學效果,激發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翻轉課堂就是其中一個嘗試。
本文通過廣西外國語學院留學生《中國歷史》課程的教學實踐、課堂觀察,對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分析,探索翻轉課堂在留學生課程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起源于美國,是指學生在課前通過看視頻講座、聽播客、在網絡上查閱材料等方式完成自主學習,老師在課堂上不再是講授知識,而是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在課堂上只是組織學生討論、實踐和答疑。翻轉課堂的目標是在信息爆炸時代背景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實踐,主動地獲得知識,從而得到更真實的認識,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和全面,以此來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它是對“以教師為中心”傳統授課方式的顛覆,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體,引發了一系列的教育變革。
外國來華留學生漢語教學的課程分為語言技能課和語言文化知識課兩大類。語言文化知識課包括中國概況、中國地理、中國歷史、書法、中國功夫、中國文學等等課程。這些語言文化知識課是整個語言教學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這些課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加深對漢語言文化的理解,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層次,而且能充分滿足留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要求。《中國歷史》就是其中一門重要的語言文化知識課。
1.教學對象
廣西外國語學院留學生1801班,中級階段。
2.教學內容
《中國歷史常識》(中泰對照,高等教育出版社),秦朝。
3.課時
2課時,90分鐘
4.教學步驟
(1)課前。錄制10分鐘的微課視頻,包含秦始皇統一六國、萬里長城和兵馬俑等內容。在微信推送學習任務清單和微課視頻,學生觀看視頻,并完成測試的10道題目。
(2)課中。第一,分析學生課前測試題目的情況,引導學生將問題進行歸類分析。第二,將學生分為4個小組,每組4-5人,組內每人就視頻內容提一個問題,其他同學發表各自見解,最后由一人代表將組內討論的問題和結果在班里發表。教師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進行講解總結和歸納。第三,教師就本課重點提出兩個問題:秦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舉措、取得的成就;秦始皇的功與過,學生討論并發表意見。
(3)課后。完成作業,請學生錄制3分鐘左右的視頻,談一談秦始皇。
1.以學生為中心。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的是引導、組織和輔助的作用,不再是傳統的滿堂灌課堂。學生處在教學過程的中心地位,在課前需要自主學習教師布置的內容,課堂上參與并解決各類討論的問題。相較于傳統教學模式而言,翻轉課堂更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互動交流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內外自主學習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國歷史等文化課程,比語言課程用更難的詞匯和句子,還有復雜的文化背景,這些都增加了留學生學習的難度。翻轉課堂在課前讓學生形成初步認識,學生還可以查閱各類網上資源。到課堂上,學生在有限時間內的提問和思考就更為深入。學生會建立起成就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打消抵觸的心理。
3.增加教師的備課任務量。雖然課堂上老師講的時間減少,但是老師在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構思和制作微視頻、分析學生課前任務完成的情況等等。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和推廣。實踐證明,翻轉課堂更能“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學生探索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讓學生收獲主動學習的成就感,從而引導學生建立自我管理和終生學習的長效機制。目前,雖然翻轉教學模式在留學生課堂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但這是我們課程改革的路徑之一,也是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 注 釋 ]
①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高〔2018〕2號)[Z].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