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振宇
摘 要:隨著新課標改革的逐漸落實推進,初中語文在新的背景之下有了新的教學任務和教學需求。對于初中語文而言,課堂的高效性成了許多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升教學效率以及質量,成了教師們需要探尋的新問題。立足于構建高效課堂的基本前提,分析提出了完善構建的首要工作,進一步探究了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策略,旨在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教學理念
對于新教改工作而言,初中語文教育的改革之初主要落實在教學質量這一方面,想要科學、有效提升教學質量,課堂教學的全面化、多元化是必不可少的。教師構建高效課堂便是實現這一教學改革的必要途徑,其符合了當代素質教育的要求并響應了新教改的改革理念,力求教師最大化提升課堂效率。對高效課堂而言,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就能使學生最大程度掌握所學知識,擴展學生思維廣度和深度,不把負擔帶到課下。
一、構建新課標背景下高效課堂的首要工作
構建高效課堂的首要工作,要以課堂模式的創新和師生互動的遞進為主題。對于新課標教學改革而言,其本質在“改”上,初中語文教師的原有教育體系是難以滿足當代教育需求的。因此,教師必須在傳統體系的基礎上,加入自身的創新機制,將落后于時代的教學理念、模式革除,引入新的源泉改變自身的教學體系。除此之外,教師的專業素養也是推動高效課堂改革的基礎所在。初中語文教師不僅僅要在教學方面下功夫,還要不斷學習、不斷強化,將自身的專業素養進一步提升,為高效課堂改革夯實基礎。最后,在師生互動這一方面,教師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新教改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保持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而進行活動時要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更多地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在得到教學反饋時,教師要善于思考、總結,發現、總結自身的教學問題,從而及時調整優化。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1.革舊迎新,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尋求高效課堂
俗話說:“為人師者,必先學。”作為教育者,在教育他人之前,對于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素養必須有所關注。新課標改革改的是教學,因此教師可以間接看作改革的對象之一。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時,首要任務是研究新課標的內容和理念,要敢于創新、勇于嘗試,進一步加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核心競爭力,增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優化創新教學內容,可以引進當代較為主流的教學觀念,例如“終身學習法”“思維創造法”“情景創設法”等。其次,教師還可以優化自身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式。在當代信息化技術的沖擊之下,許多信息化電子設備都成為教學輔助工具,教師可以借助這些工具,充分加強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關注,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要重新制定高效課堂所適配的教學計劃,進一步探索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在進行教學計劃時,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分層設計教學。一般來說,高素質的教師往往都具有較強的實踐力和領悟力,這些素養都可以幫助教師提升自己,構建高效課堂。
2.合作共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互通心得
合作交流往往會幫助教師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高效課堂的構建也離不開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合作。上課內容主要由教師來把握,那如何才能將這些內容在良好的氛圍內最大程度地傳授給學生呢?筆者認為,組成學習小組,進行溝通合作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在傳統的課程教學中,部分教師比較喜歡悶著頭講知識點,而不去關注學生的聽課狀態。這也就導致了課堂的教學氛圍較為沉悶,教師往往唱“獨角戲”,這樣對學生的學習是沒有幫助的。教師設置學習小組,進行討論式的學習交流,可以有效地活躍教學氣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這樣一來,課堂的注意對象由教師也逐漸轉變為學生,也是比較契合新教改思想中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新時代語文教師不能僅僅教學教育知識而不去喚醒人文思想。當代語文教育重在開放交流上,要打破固有的束縛思維,學生才能夠充分將自身的思想表述出來。“想我所想,見我所見”才是高效推進語文工作的教學模式。
在當代較為復雜的教育環境下,初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較為困難的。要想有效推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教師應找準合適的切入點,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核心,不斷創新嘗試,從而尋找到最為合適的教學策略與教學計劃。要進一步推動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的全面創新,以最有效的方式去推動落實高效課堂的科學構建。
參考文獻:
[1]宋玉海,丁玉柱.淺析新課標背景下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才智,2013(33).
[2]王斌.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建立[J]. 新課程(中學),2015(11):72.
[3]謝震.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建立[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1):7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