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艷
摘 要:高中物理是一門抽象性的課程,物理教學是促進學生物理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徑,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抽象思維體系,培養學生物理學科的綜合素養。但是基于應試教育體制以及高考的壓力之下,高中物理教學出現了學習氛圍低沉、學生學習態度消極的現象,使學生無法理解物理的本質意義。合作學習是近年來教育部門提出的新型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改善物理教學現狀,影響課堂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完成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探討了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高中物理;小組合作;教學策略
在升學考試的高壓之下,教師為了減少教學時長的浪費,會減少與學生之間的問答互動,把高中物理課堂變為了物理教師的“一言堂”。“一言堂”的課堂模式不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探究興趣,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影響了物理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新型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多方面的共同發展。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組內針對教師下發的教學任務展開交流,最終把交流成果向其他同學和老師進行展示,改變了高中物理的教學現狀,提高學生在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促進高效物理課堂的構建,提升了高中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技巧。
一、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將學生進行正確的分組,保證組內成員能夠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1]。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首先要考慮到小組人數的多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學生分為不同規模的小組;其次,教師要考慮到小組內部的分工問題,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討論活動中去,提升學生對自我價值的認知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最后,教師要考慮到組內學生的差異性和互補性,確保在合作學習中既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又能讓學生互相補充。
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以6個人為單位分為多個小組,要求學生探究加速度與力和物體質量的內在關系。教師在進行分組時,要將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分到各個小組中,保證每個小組都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和實驗。組內分工時,讓4個學生分別負責加速度與力、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的實驗,并記錄數據,讓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帶領能力差的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提升組內同學的實驗水平。組長帶領組內同學針對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安排另外一位同學進行研究成果展示,組長在對組員進行分工時要考慮到每個人的優勢和劣勢,能夠讓學生在合作中改變自身劣勢,發揮自己的特長。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共同進步,促進學生物理水平的提高[2]。
二、布置合理的教學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是基于教學內容深奧、枯燥時展開的教學模式,如果簡單的問題也以小組形式展開教學,會浪費教學時間,降低學生之間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師在布置小組任務時,要選取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或者較為抽象的物理定義作為交流任務,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幫助組內學生正確理解物理知識的抽象意義[3]。例如,在加速度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加速度是不能直觀感受到的物理概念,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在小組內部針對加速度的概念、性質以及特點展開討論,在交流過程中,可以糾正學生的錯誤觀點,讓學生在思維火花的碰撞中提高物理學習的效率。
三、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能夠起到激勵學生、促進學生反思學習過程的作用[4]。小組合作的模式下可以開展組內評價,促使組內成員反思自身的學習方法。教師也可以讓小組之間互相評價,評價各組的交流成果的正確性以及表達思路的流暢性,將每組的表現以分數的形式呈現出來,不僅能幫助物理課堂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還能促進小組之間的良性競爭。教師需要建立獎懲制度,避免個別同學出現消極懈怠的現象,將小組學習當做偷懶的途徑。面對個別不積極加入合作討論的學生,教師可以讓該生值日一周以示懲戒,并對學生滲透合作學習在物理課堂的重要性,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溝通技巧,確保學生可以完全融入討論的氛圍之中。
在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我國的教學模式通常是以教師為主要角色,將學生放置在被動位置上,極大程度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容易導致“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出現,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入了解。隨著課改政策的不斷深化,高中物理教學也認識到了素質教育的重要性,開始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通過在物理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了發表意見的機會和平臺,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教師與學生的課堂角色進行了轉換,突出了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物理水平,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佚名.基于小組合作學習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65):167.
[2]曾艷,梅小芳.高中語文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研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9):231.
[3]劉業濤,曹麗.課堂教學中提高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策略[J].課堂內外(教師版),2017(10):63.
[4]佚名.基于小組合作學習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策略分析[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8(24):51-5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