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賦
摘 要:自信心對高中生來說是一種學習的動力,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抓住任何契機,培養學生自心,樹立學生學習的目標,使學生能克服學習中的重重困難,穩步提高成績,促進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自信心;方法
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我們發現,自信心對于人的促進、推動是無形的、巨大的,它能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一股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力量,使學生把學習中的難題化解于無形中,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作為高中數學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增強課堂互動,給學生表現的機會,使學生明確目標,提高自信心,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那么,作為高中數學老師,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為他們更好地學習打基礎、做保證,我覺得應該從以下幾點進行培養。
一、創造機會體驗學習的成功,喚醒學生自信心
我們知道,高中數學難度加深,它的內容抽象、復雜,不易于學生理解和學習,對于學生學好它的信心是一種無形的打擊。所以,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只顧著給學生講解知識,要了解學生課堂上的狀態,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創造機會,給他們提供適當的問題或者發言的機會,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增強他們學習高中數學的自信心。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以及在翻閱一些心理研究資料時,我們發現,人的自信心和他們的成功體驗是分不開的。反之,人越自信,無論是學習、工作成功的概率就越高。學習高中數學本身對大多數學生來說就是壓力,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再對學生的錯誤提出批評,而不是引導,也在課堂上不給學生表現的機會,那么對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將是致命的打擊。但是如果能正確認識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錯誤,做錯題或者答錯問題都是正常現象,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和點撥,那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是有利的,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無疑是一種促進。
二、尊重和關注學生,正確引導其樹立自信心
高中生雖然都快進入獨立生活的階段。但由于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生活能力也非常有限,尤其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令人擔憂。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我們不但肩負著教學的責任,也擔當著教育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們一定要關注和尊重學生,發現學生變化要及時做出正確的引導,化解學生情緒,幫助他們牢固學習的自信心,才能使他們有努力學習的態度,提高成績的決心。比如,我們班的一名學困生,由于成績差,他變得自卑,由于自卑又變得多動、調皮,在同學間刷存在感,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這不但影響了別的同學學習,更對他的學習和成長非常不利。于是我和他們父母進行了溝通,達到了引導和督促的共識后,我從另一方面發現他的優點,說他籃球打得好,對同學熱情,并在學習中有意無意地幫助他,也在和他閑談、交流時,談及數學對我們基礎知識建構以及以后學習、發展的重要性,并希望他喜歡我的課,學好數學。這樣有意無意的交流,潛移默化的引導,不但幫助他建立了自信心,使他有心學好數學,而且對于他以后的成長都非常有利,對于高中數學教學來說也十分有利。
三、多給學生積極的評價,提升學生自信心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發現,人的自信心不但受自己心態的影響,也受他人的影響。尤其是學生,如果老師有意無意地表揚,他們的自信就會毫無由來地增長,如果老師一直批評、指責,他們就會變得自卑、消沉。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老師不但要關注學生,注意他們個性的發展,還要在教學中,作業評改中積極地評價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首先,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積極的評價,影響學生,提升其自信心。比如,在學習了集合后,老師可以問學生一些問題,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督促學生記憶。如,集合有哪些類型?它們的各自特點和性質又是什么?類似的問題,或者一些集合的計算與認識等等,如果學生能回答上來,當然是肯定、鼓勵,加強其自信心,如果學生沒有回答上來,老師也不要批評,用積極的態度和語言評價、鼓勵其好好學習,加強訓練,明確目標,就能有效提高學生信心,促進高中教學的發展。
總之,自信心是一個人綜合素質中不可缺少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不但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敢于面對和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升數學成績,積累解題經驗,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良好心態,無論是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還是身心健康以及學習態度等,都是積極的、陽光的,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興貴.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和方法研究[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4(1).
[2]劉宏偉.高中數學教學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