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潔
摘 要:企業文化對往來款管理重視程度不高往來款管理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在最近幾年才逐漸被重視起來。對于財務部門而言,尤其在地市級供電企業,資金撥付由上級省公司下撥,每月提前申報現金流量預算后,資金基本可以滿足“充足供應”,不存在融資壓力,也無需考慮資金周轉率和利用率的高低問題,因此財務人員關注的主要是業務手續是否完備、資金支付是否準確等問題,對于長期掛賬款的規模大小,一般來講,并不會給予很多的關注。
關鍵詞:往來款管理 風險評估 內部控制
供電公司的業務部門一直重點強調產品生產,完成產品數量指標。在完成數量指標過程中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與財力并不在意。財務部作為企業價值管理部門,在工作中較重視預算計劃的使用以及其所發揮作用的及時性與效果的好壞。這就產生了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目標的明顯差異化——前者更注重“開源”,強調增量;而后者則更注重“節流”,強調價值的增加。但是,前者可能會使所達成的目標產生“虛”做法的問題,后者可能會為降風險而更注重實效。如此,虛實想要達到一個完全“平衡”的狀態還是很有難度的。財務部負責往來款項與賬目的清理工作,該項工作的最終價值也是提升了財務管理所發揮的價值創造作用,但是不能直接體現和促進業務部門的工作。因此,業務部門缺乏參與財務部門工作的積極性。由于許多企業員工對內控的認識依然處于“不相容崗位分離”這種層面,所以時常有“重經驗而不按制度”這種不規范工作行為,這就更對內控工作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供電公司對應付款項的清繳不夠重視。長期不對應付款進行清理,企業必將面臨很大的稅務方面的風險。若是對于業務不謹慎處理,應收款與應付款都會給企業造成極大損失。數目巨大的往來款在長期掛賬中,使企業現金周轉速度愈加緩慢,現金流量愈加減少,還會帶來信息失真的不良影響,最后形成難以承受的稅務風險和財務包袱。
一、以往粗放式的往來款管理模式推廣效果不佳
地市級供電企業內部控制與監督體系往往流于形式與表面,不能真正將財務內部控制手段落到實處,沒有真正領會內部控制的重要意義,而且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較為寬松,而工作流程往往趨于復雜。所以如何對目前地市級供電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進行改善,是所有地市級供電企業所必須要攻克的重要問題,也是地市級供電企業實現轉變與發展路途上的最大障礙。同大多數供電企業一樣,供電公司的往來款管理還停留在財務業務指標的管理上,往來款內控制度沒有相應的環境支持,也缺少一個專門的內部監管部門,對往來核算、賬款催收(付)以及供應商進行系統管理。這樣就造成了部門之間缺乏聯系、甚至于工作環節的脫節,對往來賬款管理的有效執行有阻礙作用。
隨著三集五大體系的建成,專業部門的垂直管理、部門間的協同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管理要求也逐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越來越精細化,管理要求落地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為解決問題而做出的管理要求變化越來越頻繁,客觀要求上下級專業之間、同一層級部門之間信息傳遞的效率也應該與之匹配。從近年來的管理情況看,由于各專業管理要求變化比較快、比較頻繁,上級專業管理要求變化以及橫向專業管理要求變化信息傳遞渠道不是很順暢,給實際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困擾,以往頂層設計的粗放式的往來款管理模式推廣效果不佳。
二、 往來賬款風險評估機制尚不健全
企業降低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內部控制。準確地判斷和識別企業財務風險,對各類風險進行評估,制定并執行相關風險處置預案,可以保障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現今,企業內部控制都是以全面的風險管理為導向,要使風險在可控范圍內,企業必須進行風險評估,這樣設計、實施內部控制才能夠發揮其所應有的作用與意義。供電公司根據國家電網公司的相關要求,設置了全面風險管理組織機構,包括: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委員會、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辦公室及專業風險工作組,并對其職責權限進行了明確。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辦公室、各專業風險組并未將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納入常態化,甚至對如何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仍然處于一知半解狀態,全面風險管理機構形同虛設。而且全面風險管控重點關注點放在項目管理等投資規模大、影響范圍廣的領域,對其關鍵環節風險點進行梳理識別,而往來款管理領域并不是重點研究內容。往來款管理的風險評估活動具有隨意性,評估的流程缺乏規范性和有效性,這樣就導致其對風險的控制可能是間斷性、暫時性的。可以說往來款的風險管理是典型的“亡羊補牢式”管理,即出現風險之后才會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進行應對和補救,缺乏系統性和科學性的分析識別,也缺少相應的風險處置預案,未從源頭上綜合評估實際往來業務中存在的風險,導致企業的風險管控體系不夠健全。
三、縱向及橫向之間業務協同不暢
近年來,供電公司在國網公司“三集五大”建設目標下促進財務集約化建設,按照國網公司“深化應用、提升功能、實時管控、精益高效”的總體要求,財務實時管控與提升整體效益已成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公司縱向各層級及業務橫向協同也有較大提升。
但由于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分別屬于兩個不同體系的部門,而且長期以來形成的部門專業化、標準化管理模式,導致公司內部存在信息傳遞斷層和工作管理條塊化的現象,很有可能會出現互相不理解、不配合的局面。長久以往,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工作都是相互分離、相對獨立的,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兩者工作目標不一致、關注點不同、對彼此的工作也缺乏了解,想達成合作共識是有一定難度的。
以購售電業務為例,雖然國網公司已部署財務、營銷兩大系統集成的接口功能,由此可以得到營銷系統業務分類匯總數據、精確到以戶為單位的應收電費明細數據,這樣就可以通過這些匯集而成的數據得到應收、實收電費的記賬憑證。此舉一方面不但可以解決營銷系統與財務系統的數據交互要求,電力公司購售電財務與營銷的信息得到充分對稱與交換,各部門不再是信息方面的孤立島嶼。不過兩部門的核算規則、憑證對接、信息共享問題都還是供電企業營財一體化、電價集約化的主要考驗。
供電公司往來款多、業務面廣,往來款的明細往來管理、核算管理、資金管理被割裂在不同的信息系統各司其職,財務部門往往只能在往來款內控管理工作中充當“呼吁者”甚至唱“獨角戲”,往來款內控管理實質上很難在公司實現真正有效落地,全面、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更無從談起。
四、結束語
隨著供電企業財務集約化、信息化的不斷深化應用,公司會計業務流程、賬務處理方式等內容較以往都有較大轉變,原有無差異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快節奏的核算管理,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往來賬款的分析手段過于簡單。賬齡分析方法是往來賬款管理的常用方法,其雖然是對往來賬款總體風險和時間價值損失的大體衡量,但是因為背后動因和壞賬風險源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與研究,導致企業解決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與困難,這就給企業帶來的壞賬的可能,供電企業正常運營也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危害與威脅。二是往來賬款旳管理模式存在缺陷。由營銷部門主導的對于應收賬款的管理方式與方法,由企業的物資部門所指導的應付物資款等項目,都使往來賬款管理方便、快捷、一步到位,但是也帶來一定的隱患以及風險。財務部門對往來對象實際經營狀況認識的局限性,會讓企業難以分析全面、判斷精準其管理質量和效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運行企業的資金管理風險。
對供應商和客戶的分類管理是往來款管理中的一種管理策略和方法。在供應商和客作為往來款內部監督的主要方式,監察、審計、財務稽核都在各自角度并通過綜合發揮作用來進行往來款的日常監督,這就至少保障了往來款管理的成效性。但是在內部監督方面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
參考文獻:
[1]杜 惠.“ABC”管理為導向的往來款項內控評價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 財經縱橫,2015
[2]戴 劍.R 公司基于 SAP 系統應付賬款模塊的風險控制研究[D].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