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
摘 要:立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對領導干部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精神,特別是全面落實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方案》,提出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的主要目標,是探索并逐步完善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制度,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
關鍵詞:開展 鄉鎮領導干部 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 思考
開展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制度創新,是確保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政策措施和工作安排落到實處,促進自然資源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推動綠色審計也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
一、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必要性。
鄉鎮作為最基層政權組織,也是自然資源資產所在地,承擔著保護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和修復生態環境的義務。開展這項審計,可以促使鄉鎮領導干部在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利用時,更注重經濟、社會、生態三種效益的協調統一,對于促進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綠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目前存在的問題。
1.缺乏基礎資料,審計取證難。目前鄉鎮政府缺少自然資源資產的存量、分布、開發利用、保護、補償、管理及制度建設等基礎性資料,自然資源資產信息分散到各主管部門,收集起來不僅費時費力還有可能資料不完整。
2.缺乏評價指標,審計評價難。審計需要通過自然資源資產數量、質量、價值的變化,評價相關責任的履行情況,不僅涉及定量標準,還涉及定性標準,但由于自然資源資產種類繁多、情況復雜,實物量、質量和價值的評估都存在很大的難度。
3.缺乏審計方法,責任界定難。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是一個全新領域,沒有經驗可供參考借鑒。現有的審計技術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適應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要求。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拓展了審計監督的范圍和內容,常規審計查賬技術和方法不能滿足其要求。目前,審計人員對自然資源領域的了解和分析能力不強,上級對鄉鎮自然資源資產保護責任只體現在法律層面,提出了原則上要求,具體考核指標上沒有建立,審計評價責任難以區分。
4.缺乏專業人才,查找問題難。做好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工作需要復合型審計人才,除了要熟練掌握各類自然資源資產涉及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外,還必須能夠熟練掌握和運用大數據、GIS等技術手段。目前審計人員的構成一般以財務專業、審計專業為主,復合型人才極少,審計人員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過程中往往由于自身知識結構的單一、綜合分析評價能力的不足,難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了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項目的開展。
三、開展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思路。
1.建立相關制度。一是制定完善鄉鎮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部門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工作實施意見,進一步明確各責任主體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責任、審計責任、配合責任和工作要求,形成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工作機制。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管理和監管制度、登記制度、目標考核制度等,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評價標準、管理保護考核評價體系等。三是建立追責問責相關考核實施細則,嚴格運用審計結果。按照經濟責任審計問責的方式對領導干部準確界定責任,進行追責問責,并根據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結果,為組織部門對鄉鎮領導干部考察提供依據。
2.探索審計方法。一是推動建立完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編制和核算體系,摸清土地、水、森林等自然資源資產的基礎情況和底數,推動搭建自然資源資產信息共享平臺,為獲取審計試點所需的數據、資料及專業支持創造良好環境。
二是摸清任期內鄉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項目考核情況;生態環境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轄區內企業狀況;任期內可耕地增減變化情況;任期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情況;任期內水資源保護、水質達標情況;森林、植被的變化情況;清潔工程實施后環境衛生改善情況,并填寫好相關表格。三是采取離任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環保督查相結合。在對領導干部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時,同時進行經濟責任審計,促進形成綜合審計成果。
3.加強交流與成果分享。一是利用審計署網站培訓學習平臺,學習有關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和交流掌握各類自然資源資產審計的審計目標、審計內容、審計重點、審計方法、審計評價標準等。二是搜集資料,對本地區重點資源資產現狀要詳細認識了解,明確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重點,整理正在執行的有關土地、礦產、森林、水資源、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審計法律法規,為實施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工作奠定基礎。三是加快研究新的審計技術方法手段。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方式,推廣運用GPS等設備儀器和地理信息技術等軟件輔助審計的先進技術方法和手段,充分運用大數據審計理念,對自然資源資產實行“總體分析、系統研究、發現疑點、分散核實、精確定位”數字化審計模式。
4.搭建審計專家庫。一是爭取縣鄉兩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聯席會議機制,為審計創造良好的環境,形成密切配合聯動機制,協調解決跨行業、跨部門等相關事項。二是組建縣級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專家庫”。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涉及土地、水、森林、礦產等自然資源資產以及環境保護等多領域多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縣級審計機關恰恰缺乏相關的專業人才。解決辦法可以從國土、環保、農業、林業等單位抽調專業骨干,充實審計力量。
結束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保障國家生態安全的總目標,緊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遵循“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規矩,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立健全約束資源開發行為、保護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生態文明法規制度體系。更好地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 王世干. 關于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思考(J)中國. 宿州市審計局網站 2015(11)
[2] 周遠慧 王淑丹.鄉鎮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的實踐與思考(J)湖北省審計廳網站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