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毅
摘 要: 順應新形勢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需求,高職院校大學英語課程在發展關口面臨著革新與轉型的迷思。大學英語現有教學模式適應專業人才崗位技能以及人才職業素質培養需求成為大學英語改革走向的研究重點。文章依據高職高專學生特點以及英語教學中的反思設計了調查問卷,通過調研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現狀以及學生英語素養需求狀況,提出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設置應順應需求,依據需求定位做出相應調整。
關鍵詞: 高職高專;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數據分析
我國職業教育是根據職業崗位對從業者技能與知識的需要設計開發課程、課程教學內容及課程體系。職業教育中每一門課程的定位是否準確都會左右人才培養質量,影響人才培養目標達成。本次調查研究基于上述內容,依據高職學生特點以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疑問與思考設計調查問卷,通過調研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現狀以及學生英語素養需求狀況,提出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如何順應需求,根據定位做出與專業相融合的調整。
1 調研背景
本次調查采集了五所湖北省內高職高專院校師生問卷及訪談樣本5270人,其中包括教師訪談15人。本調研針對3種研究對象,覆蓋2016級、2017級、2018級3個年級(包括單招學生,統招學生,英語教師),設計了3份不同的電子問卷,包括主、客觀題,單選、多選題,內容涉及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以及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和改革的觀點和建議。在目標學校抽選4個專業班級校生接受問卷調查。涉及專業為市場營銷,酒店管理,財務管理,健康管理,食品營養與衛生等。問卷的數據由專業分析工具根據填寫情況形成數據?;诖舜螖祿R總形成關于本次研究目標內容。
2 數據結果
2.1 調研對象英語基礎
學生英語基礎差,入學考試英語成績普遍分布在40-90分區間,90分及以上人數只占總人數8.2%,所以學生從入校開始就對英語課程有倦怠及畏難情緒。
2.2 對大英課程教學滿意度
學生對于大英教學現狀滿意度為42.86%,有57.14%的被調查者不滿意或者放棄表達對當前大學英語教學的態度。調查數據中滿意度指標不高,反映了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抵觸和消極心理。
2.3 是否同意改為選修考查課
在此項調查中,學生對于是否將公共英語作為選修考查課程的意見數據結果為70.54 %同意,22.32%不同意,7.14%棄權。被調查者對于大學英語課程轉變定位為素質培養課程需求極高。
2.4 課程內容需求
對于課程大學英語框架下開設多種形式的選修考查課,問卷意向人數與前一項人數完全一致,其中“英語四、六級輔導班”、“英語口語班”均占比52.68%,“英語歌曲班”占比49.11%,。在問卷后填空題“你對于大學英語課程內容的多樣化有什么建議”里,不少學生留言反映出調查對象的重點也是關注于“英語口語與交際”,“英文音樂賞析”,“口語社”等教學內容。
2.4 是否贊成分級教學
其中贊成分級教學的同學占比為60.78%,不贊成約31.37%,還有7.84%填寫者棄權作答。大部分師生對于分級教學有需求,提出如果具備條件,應根據專業需求以及學生英語基礎實行分級教學。在后期通過教師了解反饋不贊成分級教學的原因時,這部分學生認為按他們對于大學英語課程的目標期望,現有課時量以及教學內容,大學英語的分級教學對他們來說并沒有迫切的需求。只要改變教學內容和形式,提升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英語課堂的趣味性也是可行。
2.6 選擇選修課主導因素
個人興趣愛好50.89%,增長知識29.46%,輕松通過考試17.86%,從眾心理0.89%。說明學生在高職學習階段,并不是將英語的學習目標重點定位于應試,而更多關注于大學英語教學對于專業的輔助作用,英語興趣得培養和自身人文素養提升。
3 存在問題
針對研究目標的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結果,暴露出大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困境與矛盾問題。
學生基礎薄弱,五校抽樣調查專業覆蓋廣,基本選擇非英語專業的調研對象,反映出高職英語教學一直以來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隨著高職院校近幾年生源數量的下滑,導致招生質量下降,其中反映在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尤為突出。
學生英語基礎極差,對英語學習形成一種刻板印象,缺乏學習內在動力及興趣。普遍對英語學習缺乏自覺性,積極性和自信。如何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與興趣是英語教師的工作重點和難點。英語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能找準學生興趣點,結合好教學內容,熟練運用信息化網絡等技術手段進行互動式教學。所以學生對于大學英語課堂的總體滿意程度不高。
大學英語課程定位以及教學目標設置沒有從高職學生實際英語需求出發,成為一種工具性教育,缺乏教學人文性,而學生對于課程形式跳脫出原來中學學習模式,運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與課程設置的需求與運愿望,十分強烈?,F有在課程形式與內容設置中對于高職學生內在需求的契合度不高。隨著教學目標,培養目標以及高職階段學生學習期望的改變,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的人文素養,教學手段等能力也提出相應要求。
4 改革措施
高職英語教學及改革的進程中上述問題非常常見,亟待解決。我們需要轉變思想觀念,調整培養目標和教學定位、創新課程。
將注重傳統教學模式的大學英語按照高職不同專業崗位需要及學生學習需求分為基礎與銜接行業英語銜接課程以及素質課程,相應教學目標,教學模式,課時設置,學分占比,以及評價方式都順應需求,產生相應改變。改進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質量完全依托于英語師資的專業素養。大學英語課程教師應相對固定所授課程專業,了解并貼近專業,了解專業崗位需求以及人才培養目標,知識結構多元化,多參與專業建設,了解專業對于英語技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