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梅
摘 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是目前教學的最高境界。現今的教育非常重視對學生信息意識的培養,信息意識是指對個體信息的敏感度和判斷能力。所以,培養信息意識是必要的。通過對信息意識培養的透析和重要性的分析,提出了相關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信息意識;信息能力
面對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挑戰,傳統的應試教育必須要做出改變,向素質教育轉變。這就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養,在培養方法上有所突破。
一、培養學生信息意識的重要性
人類社會在其發展過程中,從本質上講,能源、物質和信息是三大戰略資源。在農業社會時代時,人們主要是利用物質資源;在工業革命時期,人們充分利用物質和能源資源;今天,人們步入了信息化社會,誰學會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誰就掌握了有利的條件,信息意識是對性質、位置、價值和功能的了解和反應。它決定了人們捕獲、判斷知識的程度,是自動對信息進行感知的體現。
信息意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1)對信息有獨特、靈敏的感受,及時抓住信息,并可以察覺別人察覺不到的東西;(2)對信息的注意力足夠久。對信息的關注力不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和其他因素的限制,一張簡單的照片、一行簡單的數據,甚至是一種常見的現象,都有可能會創造出不可估量的價值;(3)對信息的價值有自己的判斷,不會人云亦云。可以在煩雜的現象中識別和選擇最具價值的信息。
二、培養學生信息意識的相關策略
在核心素養的倡導下,提高學生的信息意識,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手段。教學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自主體驗,這樣可以避免直接將知識丟給學生。信息意識本質上是內在的,是一種隱藏的知識,往往存在于實際的生活中,存在于我們的身邊,如果僅僅靠教師來引導,那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來感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教學過程的把控和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探究和體驗中掌握知識,因此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就必須要對信息有所感悟。目前,高中生有繁重的課業任務,學習壓力大,因此,在課堂時間或空閑時間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非常重要,所以教師要掌握一些信息方法和提高認識的措施。
(一)培養信息意識的前提是科學的認知
信息意識的到來是信息時代的歷史需要,信息新時代作為最新和最寶貴的知識體現,經濟競爭、科技競爭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讓學生了解信息,增強意識,是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形成核心素養的關鍵。
目前世界上的各大時報訪問量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一個時報平臺,一天的信息量相當于近代時期一個人一生中所得到的全部信息。近年來,中國網民數量不斷增長,網絡成了獲得信息最普遍的途徑;另外,目前的科學技術每天都在變化,這就使信息意識和時代的發展是相通的,也意味著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非常快,淘汰幾率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教師要選取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和技能作為教學內容,適應目前高中教學的需要。
(二)適當的案例可以開發信息意識
開發學生對信息的敏感度是培養信息意識的重要途徑。對于信息的敏感度一般體現在知識和應用能力上,所以它不太容易用語言來表達。所以筆者認為,在教學中案例的選擇是很重要的,這可以激發學生對信息的濃厚興趣,開發學科信息意識,培養學生的興趣,優先考慮貼近生活的案例,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建立起學生對信息的興趣。
例如,現在部分學校都有職業生涯規劃的活動室,特別是省級示范性高中校。你知道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為什么要建設職業生涯規劃活動室?我們學校有嗎?我們地區哪些學校有建?職業生涯規劃與新高考有什么聯系?福建省新高考政策出臺,你們了解嗎?“3+1+2”中,1指的是什么,2指的是什么?所選的科目與職業生涯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問題一拋出來,學生就會開始討論,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可以讓學生深入挖掘信息,培養信息意識,從而形成核心素養。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已經步入信息化的時代,在這個信息共享,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意識的培養尤其重要,信息意識可以為社會和自己創造巨大的價值,有著無窮的魅力。而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師要注重策略、方法,注重學生的信息意識和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通過實踐、感悟、強化,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貝姣宏.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新課程(下),2017(24):208.
[2]基于高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下的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J].電腦與信息技術,2018,26(5):80-82.
[3]梁明.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9):87-8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