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軒 王馨瑤 李琳 楊夢婷
摘 要:隨著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來,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引發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傳統物流業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催生了智慧物流的發展。雄安新區建設為保定市物流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機遇。立足于雄安新區建設背景,通過對保定市物流行業發展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充分利用雄安新區建設的重大契機,提出了促進保定市智慧物流發展的具體措施,為實現保定市物流行業高質量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
關鍵詞:智慧物流;對策研究;雄安新區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2-0019-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59.22? ? ? ? 文獻標志碼:A
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3D打印、工業機器人、區塊鏈等新興信息技術發展,催生了工業的智慧革命,這使得物流行業的發展發生了革命性變化。智慧化、規范化、協同化成為物流業在21世紀發展的新特點,智慧物流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新趨勢。2017年10月1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到“加快人機智能交互、工業機器人、智慧物流等技術和裝備的應用”“大力發展智慧商圈、智慧物流,提升流通供應鏈智能化水平”。2017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集團與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協議,規劃菜鳥網絡在雄安新區建設北方地區智慧物流“決策大腦”的策略,通過物聯網和大數據,打造智慧、安全、信用的智慧物流中樞體系,建設“智慧物流未來中心”,將雄安建設成為世界智慧物流科技和人才集合的“中國硅谷”。不可否認的是,保定市的物流業發展還處于一個穩步上升的階段,其智慧物流處于發展初期,因此,保定市的物流業發展,特別是智慧物流的發展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前景,此時有必要認清物流業的發展現狀,查缺補漏,進入智慧物流發展的快車道,這有助于推動保定市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
1? 智慧物流的內涵及發展過程
1.1? 智慧物流的內涵
智慧物流的概念是由中國物流技術協會信息中心、華夏物聯網和《物流技術與應用》編輯部聯合提出的,是指通過智能硬件、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高物流系統分析決策和智能執行的能力,提升整個物流系統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智慧物流作為科技創新發展與新興技術革命背景下的產物,是互聯網技術、智能化技術及信息化技術等新興現代化技術在物流領域的具體應用。隨著我國物流產業的轉型升級與結構性調整,智慧物流成為物流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智慧物流充分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信息化技術,逐步實現物流產業發展的智能化、自動化、高效化[1-2]。
1.2? 發展過程
國外智慧物流產業起步較早,已投入到了日常的應用當中,而我國智慧物流還處于起步階段,且大部分物流企業信息傳遞還沿用打電話等傳統方式,距離智慧物流完全應用與日常生活還具有很大一段距離。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動,智慧物流的發展大致經過了5個階段:第一階段,1950—1970年的粗放型物流。在此期間,由于各國紛紛發展經濟,造成了產品大量堆積,大部分物流都是自成體系,沒有行業協作和大物流的意識。第二階段,1970—1980年的系統化物流。世界經濟趨于國際化,物流企業也開始注重物流的成本和效益。第三階段,1990—2000年的電子化物流,計算機、條碼、EDI的出現和應用,企業則致力于提高供應鏈物流的效率和效益。第四階段,2000—2009年的智能物流。21世紀是智能化的時代,出現了智能集裝箱、智能電子商務物流等。在2008年,德國不來梅大學實驗室將智能物流的基本特征概括為精準化、智能化、協同化。第五階段,2009年至今,各界學者紛紛提出了不同背景下對于智慧物流的理解,鄭秋麗認為智慧物流是科技創新和工業革命相結合的產物,是自動化技術、智能化技術和信息化技術在物流行業的實際應用。包鋒將智慧物流表述為使物流系統模仿人的智能,從而形成自行解決物流中某些問題的能力,是物流業發展的高級形態[3]。劉世龍認為智慧物流將實現物流產業的自動化、可視化、智能化、網絡化發展,是將物聯網、傳感網與互聯網進行有機結合的模式。王之泰從城鎮化的角度論述了智慧物流對于推進城鎮化進程的貢獻。
2? 保定市物流行業發展現狀
2.1? 物流行業發展迅速,但仍在起步階段
保定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完成155.4億元,比上年增長6.3%。貨物運輸總量1.2億t,比上年增長8.2%;貨物運輸周轉量389.8億t·km,增長8.4%。2018年保定市注冊的物流公司已接近200家,數量雖多,但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物流裝備水平不高,加之物流行業之中也存在著無序競爭的現象,導致很多企業還是沿用傳統的運作方式,整體服務質量得不到提高,高端信息技術得不到應用。
2.2? 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
保定市依靠發達的公路鐵路網,同時借助周邊地區的空運及海運優勢,形成了便捷的海陸空三維立體的交通運輸網絡。在公路運輸方面,有107國道、保津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等;在鐵路運輸方面,有京廣鐵路、京石鐵路等;在空運方面,保定和天津、北京相毗鄰,有首都、天津、正定三大國際機場;在海運方面,可通過公路或鐵路的運輸方式將貨物運送至天津,從天津港實現對貨物的快速運輸。
2.3? 物流市場仍存在較大的需求缺口,發展潛力巨大
據保定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第一產業增加值323.3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1276.1億元,增長4.9%;第三產業增加值1 471.5億元,增長10.1%。三次產業結構為10.5∶41.6∶47.9。可以看出二三產業占比大,特別是保定的汽車制造、新能源設備制造、紡織業、箱包業、服裝業、制藥業等產業發達,工業和商貿對于物流的需求量相當巨大。另外,保定市作為農業大市,糧食和蔬菜主要銷往津、京和南方地區,農業物流需求量大。
3? 雄安新區建設背景下保定市智慧物流發展的對策
3.1? 加快物流企業的信息體系建設
智慧物流的發展對物流企業的信息體制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企業加大對信息技術的投入。將物流信息技術、編碼、安全管理等服務實現標準化;將間條形碼、射頻等信息采集技術引入企業管理當中,實現對物流業務效率的提升;還可由政府牽頭組建一個由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標準的信息化平臺,可以實現物流數據和信息合理共享,通過搭載這樣一個平臺,打破各個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更好地實現智能化的管理協作。在構建物流信息標準化平臺的同時,可以結合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等,整合全社會的物流資源,提高物流運輸的速度和效率[4]。
3.2? 逐步完善物流管理制度
目前,保定市的物流企業存在著企業規模小,裝備水平不高,沒有物流骨干和龍頭企業,甚至還存在企業之間的惡意競爭的行為,這就需要物流企業完善物流管理體制,制定出符合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規劃,逐步推進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對惡意競爭等不良行為起到規范和制約作用。此外,我國的物流產業處于初步發展階段,中小型物流企業急需政府部門幫助其制定發展規劃,并提供政策支持、資金支持、技術支持,促進物流產業發展向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方向發展[5]。
3.3? 加大對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
智慧物流發展是現代物流業發展的一次質的飛躍,需要更高層次的物流人才。應加大物流高職院校專業人才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推陳出新,創新人才培養方案并積極落實。對于物流專業而言,可以適當加大實訓課程的比例,讓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物流企業內部的運行流程;加大與知名物流企業的交流與合作,京東物流、蘇寧、順豐、德邦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在寒暑假社會實踐和實習中為學生搭載一個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平臺。政府部門也應積極整合全市的教育資源,將高等學校教育、職業教育、企業教育和社會培訓機構相結合,建立一個優勢互補的物流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培養高技能人才,為智慧物流背景下的現代物流發展提供智力支持[6]。
3.4?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首先,借鑒全國先進城市智慧物流建設經驗,在物流產業園區的構建上,保定市政府可與物流企業溝通,克服物流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真正實現區域一體化,大幅度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其次,雄安新區建設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在物流方面的建設上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支持智慧物流的發展。保定市可以雄安新區的智慧物流發展為跳板,在構建雄安新區的智慧物流體系下,實現物流信息共享、資源共享,從而帶動保定市物流業的發展。
4? 結束語
智慧物流是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趨勢,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智慧物流正在全國范圍內快速普及。保定市政府應加大對物聯網、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人才的引進力度,重視其在物流領域中的發展,同時緊跟國家的政策方向,加強對物流人才的培養力度,完善物流行業內的管理體制構建,在物流行業打造更加標準化、規范化、透明化的物流市場,構建更加完善的物流發展體系,推進智慧物流產業在保定市的平穩運行。
參考文獻:
[1]辛馨.西藏建設智慧物流體系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18(11):12-13.
[2]陳碎雷,李陽,姜靜.溫州市智慧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全國流通經濟,2017(28):21-22.
[3]包鋒.“互聯網+”下智慧物流發展路徑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7(22):36-37.
[4]王淑清,楊正.智慧物流發展體系構建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8(23):90-91.
[5]王繼祥.推動中國智慧物流變革[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0(6):30-35.
[6]張春霞,彭東華.我國智慧物流發展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3(1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