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武術校本課程的開展途徑有千萬種之多,我校摸著石頭過河,走出了一條適合我校發展的新途徑,即以“暢享武術”為理念,“以點傳面”做學校的“明信片”、“以點帶面”做起跑的“領跑者”、“以面促點”做梯隊的“傳播者”、“以面增點”做學校的“風景線”四種課程途徑,同時借助各方力量幫助學生在“暢享”的過程中實現個人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成功體驗。
關鍵詞:暢享武術;點面結合;校本課程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36-0009-02
引言
2015年以“培養武術特長,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品質,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為理念的“武術進校園”的春風吹進太倉市中小學校。而作為基層學校,我校應如何抓住這一機會,發展“零基礎”“陌生”的項目成為一個嶄新的命題。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校外專家的幫扶下以及校內體育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武術進校園”活動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
一、“以點帶面”做起跑的“領跑者”
我校有兩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一方面,市少兒體校借讀于我校,其中部分武術優秀苗子就是我校學生;另一方面,校外專家與武術教練員是我校的長期合作伙伴。這兩個先決條件確定了我校是起跑的領先者。在市教育局的比賽通知、校領導與校外專家的洽談后,“武術進校園”項目正式啟動:首先,由專家、優秀教練作為學校技術指導的保障條件;其次,利用優秀武術苗子作為武術啟蒙與推廣的頂梁柱;再次,快速組建校級武術隊,最后,通過“以點帶面”促進課程模式的推進[1]。
“以點帶面”的發展模式,即通過個人的魅力與技術支撐,層層向學校年級與班級推廣與普及,讓更多學生“暢享”武術的魅力與樂趣。第一層面,邀請專家來現場指導,讓體育教師以最快的速度領悟、吃透第一手教學動態,然后將其吸收與內化,并迅速調整與優化教學手段與方法;同時,著手制訂適合本校的“暢享武術”課程輔導計劃,以最快的方式形成專業化團隊,以便在年級與班級進行推廣。第二層面,優秀的武術苗子的技術輔助,同時教師對武術套路的變化與關鍵動作技術的發力等問題進行現場解惑,并制訂“暢享武術”社團輔導計劃。第三層面,通過校外專家、優秀武術苗子的“魅力展示”激發全校師生的參與欲望,為“暢享武術”的普及與推廣奠定最有力的“震撼”基礎。
二、“以面促點”做梯隊的“傳播者”
人才儲備的多少,決定發展途徑的長度。我校將近四年的“武術進校園”的推廣與普及,先后取得了一些階段性成果。如2016年參加江蘇省首屆小學生武術錦標賽,獲得集體拳術一等獎;2017年參加江蘇省第二屆小學生武術錦標賽,獲得團體段位制一段與二段的兩個一等獎;特別是全校全員參與的太倉市“武術操”比賽,2018年獲得一等獎的驕人成績。這些成績大大鼓舞了全校師生的斗志,尤其校級武術隊的“武術精英們”的“颯爽英姿”,把武術的“精氣神”展現得淋漓盡致。全校學生都積極踴躍想加入武術隊,武術隊員一時成了全校二千多學生心中的“英雄”。加入武術隊是一種“榮耀”與“最佳名片”,這大大激發了“點”的“憂患意識、使命意識”。同時,利用這一契機,我校制訂了武術隊成員的發展愿景,以及全校各年級的學生成長規劃方案(如表1),讓“點”越來越亮、越來越“強”,“面”越來越廣、越來越實,使“點與面”越來越“厚實”。
三、“以點傳面”做學校的“明星片”
近年來,校園武術進入了飛速發展階段,部分學生的才藝達到巔峰——全國武術錦標賽第一名“金牌”,先后受到市委領導、教育局領導的高度贊揚,部分學生經常代表太倉市參加蘇州市、江蘇省、全國各級各類專業性比賽,都獲得過一等獎與第一名的好成績。鑒于我校校園武術良好的發展勢頭,2018年學校破格被太倉市武術協會中小學分會命名為“太倉市‘武術進校園實驗基地”。同時,獲2018年太倉市武術協會年度考核一等獎,武術隊被評為“經貿小學感動團隊”。這些可喜的成績大大點燃了所有隊員的激情,同時也營造了全校學生“習武、尚武”的良好氛圍,大大提升了我校武術隊的知名度;特別是2018年7月我校8名“經貿武術精英娃”,代表太倉市參加全國武術錦標賽獲得《旭日東升》武術操團體第五名的好成績。這一份份“榮譽”是對我校“武術進校園”最好的鼓勵與肯定,極大地激發了全校學生參與武術、展示武術的欲望。
四、“以面增點”做學校的“風景線”
俗話說:“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武術進經貿”已有四個年頭,學校由校長室牽頭、德育辦和教務處協助、體育組落實與執行,擬定了符合學校發展、符合城區學生身心發展的校本課程,同時制訂了三套實踐方案。其一,為全校學生參與性的基礎性課程擬定了“全國武術健身操《旭日東升》”的課程計劃,即一年級重點十課時學練、二年級到六年級的八課時鞏固與提高的單元計劃;其二,為提高(精英班—校武術隊)社團專業化課程,制訂了一套參加普通比賽專業拳種,即長拳段位制比賽一段與二段的三十二課時的輔導課程計劃;其三,針對學校的長遠規劃,制訂了一套能參與市、省乃至全國比賽的專業拳與器械套路,即常年的專業化訓練計劃,并聘請全國武術精英級、全國武術長拳與南拳冠軍、形意拳省冠軍的三名專業性教練定期或不定期來校授課。通過近二年的調整、優化、完善,校本“暢享武術”課程輔導方案已基本形成,近期通過專家與同行的認證與鑒定,成為全市推廣的“經典課程”。“以面增點”最大限度地發掘與提升了各個層面學生的潛力與能力,使我校武術隊“精英”越來越多,越來越精。
結語
到目前為止,“暢享武術”的學習課程路徑、展示平臺、社會資源已初步形成,接下來的任務是進一步尋找更大的平臺與舞臺提升“暢享武術”的知名度,并借助各方力量幫助學生在“暢享”的過程中實現個人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成功體驗。
[參考文獻]
劉春輝.武術校本課程對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研究[J].運動,2018(15):121-122.
作者簡介:鄧利峰(1979.8—),男,江蘇太倉人,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曾獲得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武術優秀教練”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