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娟
摘 要:在深化改革的社會背景下,農村信用社也需要積極改革,適應社會發展。會計監督是一項能夠監督信用社財務信息的重要工作,但以往的會計監督工作往往因考核機制用時較長,降低了工作效率。分析了當前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工作的現狀,并提出了加強監督的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發展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22-0158-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231.6;F830.42? ? ? ? 文獻標志碼:A
會計監督主要通過市場中商品價格的變動情況監督經濟活動,監測其真實性和有效性,保障社會資產、所有者權益等在合理的范圍內波動。因此,必須加強農村信用社中的會計監督工作,采用合理的措施解決當前會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農村信用社能夠持續穩定發展[1]。
1? 我國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的現狀
1.1? 會計監督人員缺乏監督意識
農村信用社自成立以來,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著一定的壓力,這使農村信用社把業務的發展看作工作的第一位,著重提升業務能力,忽略了會計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看重農村信用社的經濟收益,沒有嚴格開展監督工作,嚴重缺乏監督意識,即使從事了監督方面的工作,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沒有真正把監管落實到位,監督工作無法發揮真正的作用[2]。
1.2? 會計人員綜合素質較低
農村信用社在選用會計人員時,考核并不嚴格,多數會計人員缺乏專業的培訓和考核,專業知識薄弱,專業水平較低,甚至有一部分人沒有任何經驗,依靠人事關系就可以從事會計工作。這就導致農村信用社中的會計人員整體素質較低,工作效率低下,在當前改革迅速發展的新形勢下無法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1.3? 會計人員監督體制落后
農村信用社中的會計監督體制仍然沿用事后檢查的方式,在工作完成后才檢查工作結果,不能及時發現問題,這就導致會計監督工作整體滯后,監督的質量較為低下。在監督體制方面,沒有明確的內部控制手段,導致工作人員執行力低。管理制度缺失,無法有效監管工作人員,出現問題時也無法及時找到責任人[3]。
1.4? 會計工作缺乏外部監督
外部監督包括政府監督,政府具有監督職能的部門包括財務、審計和稅務。其中,財政部門在監督時,只能重點監督部分行業。農村信用社位于農村,財務部門無法作細致監督,導致農村信用社的外部監督缺失。監督方面出現漏洞,使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工作的監督水平較低,工作效率低下,無法幫助農村信用社實現穩步發展。
2? 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問題的成因
2.1? 會計監督運行體制不完善
會計監督工作需要在一定的監督體制下才能更好地開展,但是在當前的監督體制中,單位負責人對農村信用社中會計監督負責人造成了制約,農村信用社中的會計單位管理者大多追求業績,在這樣的情況下,會計單位管理者往往會在營業收入、財產計量等信息數據方面弄虛作假,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對會計工作造成了影響,阻礙了農村信用社的發展。
2.2? 會計監督的法律法規不健全
法律法規能夠對人的行為起到約束的作用,但是農村信用社當中并沒有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導致會計的工作行為并不規范,而且行使監督權力時,也不符合相關的規定。農村信用社在市場發展中有一定進步,但整體的發展速度較緩慢。
2.3? 獎罰機制不完善
任何一種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獎罰制度,對于工作認真,效率高,業務能力強的工作人員,應該給予鼓勵,保持其對工作的積極性。對于工作效率低的會計人員,應該進行處罰,使其嚴格規范自身行為。
3? 加強農村信用社會計監督工作的措施
3.1? 建立農村信用社的規章制度
在政府的指導下,農村信用社完成了改革工作,初具成果。在深化農村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健全相關的制度,更新和完善現有的規章,幫助農村信用社的工作規范運行,對制度的完善包括以下4個方面。
(1)建立會計輔導性工作制度。會計工作需要有一定的外部監督,并建立具有輔導性的工作制度,這樣有利于在基礎層面上更好地完成會計監督工作。
(2)強化外部監督機制。對于農村信用社的會計工作,除了加強內部監督,還需要加強外部監督。法律規定了外部監督的形式,只有充分意識到外部監督的重要性,最大程度發揮監督作用,才能完善內部監督體制。
(3)明確各部門的權責。在農村信用社的會計監督工作中,審計監督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應明確這兩個監督部門的權利與責任,及時發現監管過程中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4)更新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在農村信用社的發展過程中,業務會不斷更新發展方向,信息披露制度也需要及時更新和修訂,滿足新的業務需求。要提升會計監督工作的能力,使會計工作在規范化的制度下進行,這樣會計信息的披露也能得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3.2? 提高會計人員的個人素質
當前,農村信用社中會計人員的工作水平參差不齊,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是加強會計監督的有效措施。
(1)建立嚴格的用人制度。農村信用社在選拔會計人員時,一定要按照嚴格的考核機制,選拔具有會計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的人才,用人對象應鎖定在本科院校和專科院校畢業的學生中,利用新的力量為會計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同時,還要注意人員的品行,只有品德良好的員工才能對工作更加嚴謹認真。
(2)善于任用人才。現有的工作人員不乏有能力的工作者,在這些工作人員當中,應該選用工作能力強、工作態度認真、職業道德良好的人員任職主辦會計崗位,提高會計監督工作者的整體素質。
(3)農村信用社應經常開展教育和培訓大會,對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上的教育,開展培訓,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工作能力。
3.3? 實行會計委派制度
在農村信用社的管理要求中,基層會計需要負責一級法人聯社。因此,基層信用社需要實行委派制。只有實行委派制,才能分離會計監督人員和被監督的信用社,確保監督工作公正,使相關的經濟利益不受基層信用社負責人的控制。信用社在委派基層監督人員時,選拔過程一定要向系統內部公開,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加大會計監管力度。
4? 結束語
會計監督作為我國經濟監督系統中的一部分,對市場秩序的維護、社會經濟的穩定都起到關鍵作用。在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勢下,必須立足于農村信用社的實際情況,提出強化會計監督的措施,解決會計監督工作中的問題,提高會計監督的工作效率,推動農村信用社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其全.淺談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與完善對策[J].中國商論,2017(4):98-99.
[2]潘翔.農村信用證管理會計實施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商,2015(43):127.
[3]葛輝晶.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如何加強會計監督[J].中外企業家,2015(1):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