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龍
摘 ? ?要:承包商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點,也是安全管理的短板。承包商事故的出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和物。其中人的不安全行為約占60%,物的不安全狀態約占40%。這也表明,加強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是石化企業一項重要的工作,落實安全監督管理,以減少或者說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無疑,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是正面的。本文結合現實對承包商的安全監督實踐,探討如何做好這幾方面的安全管理工作。
關鍵詞:承包商;實踐;安全監督
1 ?前言
2008年8月26日,重慶科銳建設有限公司承包川東開發公司的東7井,進行防腐涂層作業時,發生一起人員中毒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1人輕傷。
2008年8月26日,廣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機分廠發生爆炸事故,事故造成21人死亡,6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7500萬余元。還造成周圍3公里范圍內約18個村屯和廣維集團生活區的11500名群眾緊急疏散。造成此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廣維化工有機廠車間的儲存合成工段醋酸和乙炔合成反應液的 CC-601系列儲罐液位整體出現下降,導致罐內形成負壓并吸入空氣,與罐內以乙炔為主的混合爆炸氣體,遇靜電火花導致罐內混合氣體發生爆炸,造成系列儲罐的反應液泄露,遇電火花導致系列爆炸,從而造成作業人員重大傷亡和財產損失。究其原因是,一是廣維化工公司沒有將罐場作為特種設備重大危險源實施管理和監控,未對罐場工藝缺陷和設備隱患實施應有的改造和治理;二是承包商對廣維化工車間罐場所做的風險評估不夠位。
2 ?現狀探討
2.1 ?作業人員風險辨識能力低,對作業存在的危險認識不到位
作業人員由承包商臨時聘用,一般存在文化水平較低,以及對施工作業現場存在的危險欠缺認識。一些長期存在的陋習,認為沒有出現過傷害,就不進行更改。施工作業安全意識低,風險識別能力差,違章現象屢禁不止 。
2.2 ?作業現場物資擺放混亂,安全措施不到位
探傷作業現場指示不明確,不能有效防止人員進出。相關部門缺少放射源對員工的科普宣傳和教育。電線、氣管混放,氧氣乙炔瓶擺放間距,交叉作業等等,未落實相關管理規范。
總的來說,問題出在現場,人的不安全行為與物的不安全狀態。但是筆者認為,通過人的積極行動,是可以控制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實現安全生產是完全有可能的。
2.3 ?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監管力度差
某些承包商自身安全監督管理體系不健全,其安全監督管理人員業務素質差,責任心不強,不能有效遏制違章作業,對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視而不見,對提出的問題整改不力。顧主對承包商把關不嚴,對承包商作業安全績效評估不足。監督管理不力。監管單位的安全監督的業務知識,管理力度,工作作風不端正,滿足不了工程安全管理需要。顧主存在搶工期的思想,對承包商管理存在標準不高,要求不嚴的現象。
3 ?安全監督管理實踐的措施與方法
3.1 ?開展承包商培訓,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承包商人員進廠要經過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進行三級安全培訓,掌握必要的施工安全知識,知道工作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隨著一系列規章制度的頒布和實施,就需要不斷強化培訓,提高其風險防控意識和能力。全面了解承包商的需要,進行 HSE 知識培訓、風險管理培訓、腳手架作業管理培訓、臨時用電作業管理培訓、高處作業培訓、動火作業管理培訓、起重吊裝作業管理培訓、挖掘作業管理培訓、放射源的危害培訓、特種設備的應知應會等等安全注意事項。使承包商人員不僅是學習者,更是培訓者,在培訓中,采取開放互動式培訓,讓更多的人員參與到講課之中,收到了好的效果。
3.2 ?推行可視化管理,加強施工現場整改
正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從小處抓起,做到早發現、高標準、嚴要求,大力推廣現場目視化管理。采用標準的顏色、標簽、標牌等等,對人員、特種設備設施、工器具以及生產作業場所等實施目視化管理,促進作業現場的標準化和施工作業的規范化。一是強化安全著裝,每個承包商要有自己統一規范工作服、勞保鞋和安全帽。二是強化施工設備管理,所有施工設備必須經監督管理人員檢驗、備案;所有氣瓶必須符合安全要求,并有牢固的支架、防撞膠。三是腳手架要檢驗合格,懸掛綠色使用牌,方可使用。四是所有基坑、孔洞、臨邊達到規定的條件,必須設置防護圍欄。特種設備的探傷,實施目視化管理,讓風險可視化。
狠抓風險管理,將施工風險識別、評價和風險消減措施落實到實處。一是強化風險識別的全面性和針對性,杜絕千篇一律的現象;二是交接班和作業前必須安全交底,讓作業人員和現場監督人員都熟知作業風險,正確評估風險消減措施。三是監督管理人員要深入現場進行監督檢查,確保風險消減措施落實到位。四是每日日常施工作業,承包商每個作業隊在每天作業前,現場監護人充分利用工前十分鐘,開展作業前風險分析活動,對作業過程進行風險識別、評價,并制訂和落實風險消減措施,編寫安全交底。將生產區內的用火作業、有限空間作業,高處作業、腳手架作業、起重作業、臨時用電作業等列為非常規作業,實現作業受控。
安全監管部人員除了日常安全工作外,必須每天堅持深入所有施工現場進行檢查。為了使監督檢查工作更加公正,公司一共編制了腳手架作業、管線打開安全管理辦法、動火作業安全管理辦法、高處作業辦法、進入受限空間安全管理辦法等非常規作業管理辦法,依章辦事。每天對現場進行逐項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以書面形式下發到承包商,以周報的方式,曝光人的違章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并限期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持續改進。
3.3 ?加強監督管理,與承包商共同完成任務
強化承包商管理,首先進行資格篩選、授予合同;其次,確認作業安全管理;其三,監督承包商的安全業績。一方面要從監管手段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從培養承包商角度入手 ,提高其自身管理能力,無疑,這是提高安全管理的一種互惠互利的方向,是雙方合作最佳的選擇。
對承包商定期進行評估、約談,讓其從內心真正重視施工安全,從被動工作變成主動工作。堅持每周找一名承包商負責人進行面談,一是用慘痛的事故教訓使其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宣講安全管理理念,從內心向公司 HSE管理制度看齊;三是指出不足之處,并提出改進建議;四是聽取其意見,盡量做好服務,使現場各項安全措施落實。
4 ?結論
通過現狀探討,在制度較為完善的情況下,分析承包商安全管理的實踐落實情況較差,企業具體管理方法需結合現實,才更有實效性,讓安全落地生根,實現零事故生產。
參考文獻:
[1] 徐向東,趙宏展.業務外包環境下的企業安全管理[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8):59~64.
[2] 王鵬,樊運曉.“圓錐型”安全管理組織結構模式設計[J].安全與環境學報,2012(1):217~219.
[3] 王順華.加拿大油田安全管理的經驗與建議[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200~204.
[4] 王志剛.淺談外來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模式[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9(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