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浩宏
摘 要: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學生在知識基礎以及學習能力上的差異較為明顯,針對于這一問題,合理利用分層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信心是目前中職教師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中職數控教學為例,簡要敘述了分層教學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同時提出了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旨在推動中職數控教學質量的提升,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成長。
關鍵詞:中職;分層教學;數控;應用
一、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意義
(一)滿足教學需求
我國中職學校所面向的招生對象多是初中畢業生,而這些學生在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均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異。部分學生家庭條件較為優越,導致獨立生活能力較差;部分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還有部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此外,學習基礎知識較差、學習能力偏弱、家庭因素復雜也是不少中職學生所具備的特征。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妥善采取分層教學法,用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自主性與積極性的養成,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技能。
(二)滿足學生就業需求以及現代企業發展需要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社會的各項分工也就愈發明細,從這個角度進行分析,明確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滿足學生的就業需求以及現代企業發展的需要,是當下中職學校的主要目標。各行業領域內,對于學生知識能力與技術水平的要求差異較大,因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中職學校應當慎重考慮學生的發展需求,同時參考時下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分層教學法,以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為主要目標展開教學活動,以滿足現代企業對綜合性、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分層教學法在中職數控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有效劃分學生層次
在分層教學活動當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劃分學生群體層次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教師應當在深入剖析學生具體差異的基礎之上,將學生劃分為若干群體層次,以此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科學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單位,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較大,并體現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多維度的指標上,給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了較為復雜的影響。舉例而言,在數控教學活動中,對于學習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差異較大的學生來說,其具體的學習成果也有較為明顯的差距,這就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可能無法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對于學生進行全面統一的教學,而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同時根據上述因素的差異,將其劃分為多個群體層次,對不同群體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以求提高數控教學的有效性。
為利用分層教學提高中職數控教學的質量,教師可在學生入學之初,對學生的基本資料進行大致的瀏覽,以初步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然后,教師可以利用班會或是面談的方式,對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技能進行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組織摸底測試,根據測試結果,了解學生對數控基礎知識的熟悉程度,使此后的教學活動更加具有針對性。在對學生的基礎資料、興趣愛好、知識技能、數控基礎知識熟悉程度等進行廣泛的了解之后,教師即可根據上述因素進行分門別類,將學生劃分為若干群體層次。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分層并非是固化的,而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步發展以及教學進度進行動態調整的一個層級,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欲望。
(二)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教學內容是展開教學活動的基礎,然而,由于學生群體之間的差異較大,教學內容難易程度的不同會給各個群體層次的學生造成不同的學習壓力,因此,這就要求教師深度挖掘教學內容的情況之下,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差異性,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以求學生能夠在達到階段性學習目標的情況之下,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
在中職數控教學活動當中,教師應當參考教學大綱的具體內容,對教材內容及其知識結構進行深入研究,通過不同的方式對學生的差異進行觀察和了解,同時將數控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結合,合理規劃教學目標,以此滿足不同群體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求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可采取如下方法:對于部分基礎知識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而言,教師首先可以要求學生對數控專業的基礎知識內容進行牢固的掌握,同時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之下,投入實踐當中。此外,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格外注重對學生數控學習興趣的培養,樹立其長遠的職業觀念,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積極性。而對于那些基礎知識能力較強,具備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著重培養其數控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側重于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鍛煉,由此推動學生的專業化發展。而對于那些具有優秀基礎知識能力,較強實踐操作能力的學生來說,教師則應對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同時進一步開展知識拓展的教學,提高學生在數控學習中的創造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筆者在數控教學中,講解外圓輪廓的編程知識這一章節,首先按常規方法給出練習任務(如圖1),編寫右半邊輪廓加工程序,此舉目的是鞏固學生知識基礎。接著拋出深一層的問題,輪廓的左半邊該如何加工?同時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加工工藝問題:需使用什么刀具?加工路線如何預訂?該如何編寫程序,尤其是圓弧加工的指令用法等。在得出結果后,加以進行對比,同學們豁然開朗:外圓輪廓選取不同加工路線會直接影響零件采用完全不同的編程方法。通過此例,學生不但對加工工藝的有了更深認識,而且對指令的用法更加清晰,對數控編程興趣大增,紛紛表示希望能夠再多點這樣的訓練。
(三)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分類
教學方法的不同對于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效率均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在教學活動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豐富教學方法,用以提高學生的課程投入度,繼而提高教學效率。就中職學生來說,其學習目的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的迫于父母的壓力,不得不進入中職學校,還有學生則是抱著嘗試的心態,來到中職學校進行學習。簡而言之,以端正的態度,真正想要學得一技之長的學生并不多。針對于這種現狀,教師唯有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學習情況、學習特點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實際教學情況來說,對于那些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態度不端正,屢次違反校規校紀的學生,教師應當與其進行積極的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與學習需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可以從數控專業的前景以及職業規劃說起,以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學生成績尚可,基礎知識牢固的學生,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的進步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對于那些成績優異、知識能力扎實的學生來說,教師則適度對學生進行拔尖教育,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同等級的數控競賽活動,以此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的基本內核在于因材施教,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為基本目的。在中職數控教學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具體情況進行切實把握,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基礎之上,有效應用分層教學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松,劉國柱.在中職數控專業中實施分層走班教學的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29):118.
[2]李寶強.中職學校數控車削編程與操作課程分層教學的探索[J].廣西教育,2017(30):111-112.
[3]刁亮琦.中職數控實訓中對現代學徒制的探究[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07):125-126.
[4]夏永波.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數控專業中的探索與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11):98-99.
[5]趙莉.中職數控專業課組合技術教學項目的科學設計與教學組織[J].群文天地,2012(2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