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數學的教學實踐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題,如何在教師和學生中間構建目標體系管理,如何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做到有動有靜,筆者做了認真地思索和探討,同時在課堂教學中,加大了對教材的鉆研力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構建和諧社會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數學課堂;要素;初中
傳道授業解惑,是作為老師的天職,但是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深化,如何發揮老師的作用和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動性,成為每一個有責任的教師該思考的問題。讓知識的轉化于無聲處中潛移默化,教學工作的重點導向應該是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讓學生本身的學習成為重點,對于整個教學工作來說,掌握知識的最佳途徑應該是學生的自我發現、自我領會和自我掌握,讓他們把所學的東西融會貫通,進而能夠熟練的應用,這才是教學工作的真實目的,課堂教學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主角的角色,啟發學生,從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出發,避免填鴨式教學模式,實現素質教育,構造和諧師生關系,提高學習效率等等一系列問題擺在我們面前。在教學工作中,我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現在從幾個方面入手,淺析一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工作的要素。
一、 必須樹立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體系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懂得,不但是數學,任何一門課程都包括三個方面內容:該學科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學生針對該課程的學習態度,可以對課程目標進行分解為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學會;過程與方法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會學;學習態度維度的目標立足于讓學生樂學。
相對而言,初中數學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而純理論性的東西不可避免造成枯燥乏味,這就造成一些學生產生對抗性厭學心理,如何實現三維目標體系,解決這些實際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目標進行相關課程設計。
既然現代教學的目標是以學生認知掌握知識為基點,不再是以前那種把老師作為最重要一環的設計,主導地位的變更并沒有徹底淡化老師的主導地位,尤其是課堂教學上,教師的作用仍是至關重要。當然我們可以把學生當作一個探索者,三維目標體系中他不是消極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積極地尋找自己的目標,作為教師,就是要把課堂設置為這樣一個情景模式,也就是讓大家獨立思索,掌握知識的要點,更像是一個合作者而不是灌輸者,當然更不能袖手旁觀,真正地做到寓教于樂,寓教于心!
課堂上針對眾多的知識點,老師更多的是參與過程而不是揭曉答案,指導孩子開動腦筋尋找適當的學習方法,同時因人而異,三維目標體系是全體學生,當然每個人的基礎和能力也存在區別,教師就是要利用孩子們對學習感興趣的因素,激發他們學習的內動力,同時擅長把壓力變為動力,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教師還要想辦法拓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空間,課堂教學中增加他們學習小組等的協作能力,另外可以適當在課堂上組織專題性探究活動。比如說我在講述二元一次方程式時,就組織班級同學按照學習小組分類,針對一些問題進行交流問答,又采取打擂臺的形式解決難題,就這樣在三維目標體系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自我學習的樂趣。
就是這樣在學生的自我能力和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鼓勵他們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同時,以目標為導向,選擇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學習方法,在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體系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自信,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也發展他們邏輯思維能力。
二、 課堂教學要做到主次分明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連續性很強的學科,往往每一個知識點都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從蘇教版實數開始,到下邊的各類實數運算,然后是代數式等等,環環相扣,往往有的學生中間環節少了后就會無所適從,這對于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有了多種多樣的要求,既不能忽略任何一個知識點,又必須捋清楚脈絡,做到前后有序,重點突出,既要從大局出發,不能破壞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同時也要關注局部,認真分析數學知識的階段性,溝通各方面知識的縱橫聯系,從教材本身精心設計推陳出新的課件,立足單元看學期階段,又通過學期和整個初中數學教學聯系起來,想好怎樣處理每個學年之間數學知識的銜接;另外研究還要求回頭看知識點,想一想整體目標、各個單元的目標如何在每節課,每個知識點、每個習題里怎么樣得到體現,微觀和宏觀相結合。
對于教材的研究也是教學三維目標的具體實現和基礎,如何提綱挈領做好這些工作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基礎,課堂功夫要用在課堂外。
三、 有動有靜,讓課堂成為培養學生們數學興趣的園地
說到課堂氣氛,很多老師都注重適當活躍,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他們尋找合適的答案,就如同給他們一塊自由的天空,讓他們飛翔,在一些公開課上也經常看到類似的情景,師生互動頻繁,但我認為也不能一味地追求熱鬧,數學課是一門需要冷靜思考的科學,我們必須要給學生留下足夠靜心思考的時間,孩子們之間存在著差異,對那些相對來說思維比較慢的學生,如果一味追求速度,追求互動,就會讓他們失去獨立發現和表達思想的機會,慢慢地也就容易產生惰性,而對于那些搶著發言的學生,會造成思考的不夠全面,久而久之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有動有靜,既要活躍氣氛,也要冷靜思考。
同樣,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孩子們的數學興趣,也是課堂教學工作的重點之一,在課堂上授課時要給予孩子們成功的滿足,無論是讓他們回答問題,還是解答例題,要盡可能的鼓勵,讓他們產生快樂的心理,這在心理學里就是正向激勵的范疇,當孩子們把數學學習和快樂心情建立穩定的聯系,他們就會產生成功的喜悅,課堂教學就要從簡單入手,從細微下工夫,把握提問問題的階梯性,一個賞識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動作,就可以讓這個孩子受益終生。
培養孩子的興趣,不但要有優美有趣的語言,還要有妙趣橫生的數學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認真負責的善良,讓孩子們真正對數學充滿興趣。
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既是學生獲得知識,鍛煉提高自己多方面能力的主要渠道,也是老師展示自己,創造新時代科學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有效的課堂教學,會提高大家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能力提高,更是評價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以上幾點要素是我根據教學經驗的總結,希望大家共勉。
作者簡介:
王丹丹,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薛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