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評判標準就是看其是否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是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保證。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在現代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質,更要注重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尤其不能忽略他們的心理健康。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能夠培養孩子積極心理品質的機會,全面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心態,讓孩子能夠擁有樂觀、自信、積極、上進的心態,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積極;心理品質
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學業進步、并不斷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現代教學理念旨在:培養良好心理素質,同時具備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學生。數學是一門非常鍛煉學生創新及思維能力且能夠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能力的一門學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而且還能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并多和學生交流、溝通,努力促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且具備創新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質的全面性人才。
一、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重要性
數學學科本身就具有抽象、難懂的特點,在小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和障礙,再加之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不成熟,往往無法正確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因此,常常導致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阻礙時,缺乏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自我的良好心理素質,很難找出正確的方法和合適的途徑來化解數學學習過程中的難題,長此以往,便會導致他們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并漸漸地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的甚至會產生自卑、自暴自棄、不愿和老師家長溝通的現象。因此,小學數學的學習不僅僅要掌握學科本身的知識,更多的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學習興趣的培養。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全面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中,學校教育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動形式就是學科教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最好途徑,而數學學習和培養積極健康的心理素質也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學校和教師要根據數學本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和心理層面上的雙重教育,要更加注重并引導學生養成勇于面對困難、敢于迎接挑戰、不畏失敗、百折不撓的心理品質,加大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努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善于創新的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提高學生的抗壓能力和耐挫力。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措施
(一) 積極探索“三四五”的課堂教學模式
為了適應教育改革新教學要求,在日常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必須圍繞課堂教學,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教師要改變傳統觀念,要把學生當作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積極培養好每一個學生,同時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和方法,探索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必須以新課改的要求為指導,努力打造“三四五”的教學課堂新模式。
“三”指“三體現”,其主要含義是:改變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觀念,要全面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教學主體由教師向學生的轉變。同時,教師要挖掘數學學科所蘊含的心理教育機遇,提高運用心理健康教學的技巧和能力,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進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四”是“四精”,其包含:三個精心設計一個精講,即精心設計積極心理品質切入點、精心設計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策略以及精心設計積極心理品質評價方式,而這三精必須要通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精細的講解來實現。
“五”是“五步”,它主要是指教學過程中的五個主要環節,即激趣導入—自主學習—鞏固新知—質疑問難—課堂總結,這五個環節相互承接、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這五個教學環節之間的配合和銜接。
(二) 采用科學的心理學方法,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1. 陽性強化法。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鼓勵并嘉獎學生,從而全面調動其學習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養成主動學習、自覺探索的好習慣,等到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固化后,再將物質獎勵變為精神激勵,陽性強化法對于心理成長處于萌芽階段的小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效的并常用的一種學習激勵法。
2. 言傳身教法。小學是人成長的初級階段,該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都處于成長的萌芽期,但同樣,該階段是人成長的關鍵階段,因為他們身邊的人和事都會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和成長質量,從而決定他們以后的性格、能力。因此,作為與小學生接觸最多的老師和家長們,要在他們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嚴格規范自己的行為,努力引導和培養學生養成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
(三) 加強與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
溝通可以使學生和老師及家長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融洽,要想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就必須要重視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一個優秀的學生必然離不開好的家庭環境、負責的家長和老師的精心培養。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不成熟,家長和老師更應該積極引導和呵護他們脆弱的心靈,逐步引導并培養他們養成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三、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文化素質的培養和健康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必須要嚴格按照教育改革和新要求,努力引導和培養小學生養成主動學習、勇于探索、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心理素質。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學校、老師、家長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該共同努力,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讓學生在健康、積極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石貴苗.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J].時代報告月刊,2011(10X):153.
[2]李冬英.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與開發[J].教育,2016(6):00062.
作者簡介:
吳華英,福建省寧德市,屏南縣光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