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我國對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更多要求,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為學生構建更加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本文就針對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強調人文關懷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對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含義進行闡述,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具體建議,希望能在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人文關懷;現代小學;教育管理
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我國社會發展對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充分發揮小學教育管理的職能作用,也要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在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和主體地位的情況下,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使小學教育管理模式更加符合時代發展要求,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為實現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有必要對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強調人文關懷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深入了解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含義,繼而采取合理方法開展現代小學教育管理,充分體現人文關懷,使學生的健康發展得到有效保障。
一、 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強調人文關懷的現實意義
在傳統的小學教育管理過程中,普遍都是遵循著韋伯、法約爾及泰勒流派的管理理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促進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使教學工作得以有序開展。但是也給小學教育管理的發展帶來諸多問題,由于制度化管理比較強調效果化、程序化、外部強制及工具理性,導致小學教育管理成為一種單純的技術活動,沒有認識到人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性和自然性,這顯然違背了我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在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既要采用制度管理實現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規范化、有序化和科學化,也要在制度管理中找出新的管理方式,以此彌補制度管理中的不足之處,使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更加適應我國社會發展的要求。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將其作為指導依據,充分突出教育管理的人文關懷,關懷人的內心情感和多元化需求,激發人的內在驅動力,使其能夠主動接受學校制度管理,進而實現自我管理效果。總之,在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需要充分體現教育管理的價值追求和人文關懷,將人文關懷理念作為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核心原則。
二、 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人文關懷的含義
人文關懷主要就是指關注人的內心情感和多元化需求,肯定其主體價值和中心地位,尊重其理性思考和個體差異,調動其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以此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為人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對人文關懷進行貫徹落實,需要尊重教師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及主體價值,關注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充分滿足教師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以此促進其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同時,人文關懷也是我國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所追求的價值取向,其主要目的就是對管理者和受管理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協調,突出人的主體地位,使個體能夠深刻體驗生命,追求生命成長的價值和意義。此外,在知識經濟時代發展背景下,各個行業領域越來越注重對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一特征在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也會得到充分體現。將人文關懷融入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能夠充分滿足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使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更具有合理性及科學性,為人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 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運用人文關懷的具體途徑
(一) 科學協調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的矛盾
在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制度管理和人文關懷是一個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統一體,但是制度管理和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目的和屬性都存在較大差異,在進行實踐管理的時候,很容易出現不可控制的沖突和矛盾,這也是實踐管理中一種常見的客觀現象。在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對于制度管理和人文關懷之間出現的矛盾,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對兩者之間的利害關系進行有效平衡,使“制度”和“人性”之間的沖突得到解決,有效保證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效果。首先,需要準確把握制度管理和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及基本屬性,對其進行客觀分析。其次,需要在遵循我國教育政策和相關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人性化、制度化和科學化的規章制度或執行標準。最后,在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行動原則,以人的發展為導向,以人的需求為基點,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的內在驅動力,從而有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自由發展。對于不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制度和理念,需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修訂,充分體現人文關懷,以更好的狀態服務于教師和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 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將人文關懷融入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需要尊重、承認并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規律進行教育管理,使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更具有針對性及有效性,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在運用人文關懷進行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時候,要針對家長委員會、學校及社區力量進行整合,以此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高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效益。在進行人文關懷的教育管理中,既要注重傳授知識給學生,也要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人文關懷”,使學生能夠在更加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完成學習目標,為我國社會發展培養更多優秀的個性化人才。教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主體,要及時明確自身的工作職責,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教學實踐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布置不同數量、不同難度的作業。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也要關注每個學生的表現情況,對學生的個體表現進行客觀評價,確保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鼓勵,有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 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創新工作方式
校園文化是每一個學校在長期運營過程中都會形成的精神環境,是具有學校特色的文化傳統和文化氛圍,對學校教育管理體現人文關懷有著較好的積極影響作用。首先,作為學生的管理人員,需要堅持人文關懷的管理理念,關注教師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性及能動性,使教師能夠自由施展才能,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教學情境,為教師構建一個勇于說出、樂于說出的人文環境。其次,應充分利用各種新技術、新設備進行教育管理,充分發揮現代教育管理的創新力,使現代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便于為教師和學生提供更好的服務,有效實現小學教育管理的工作目標。例如,采用多媒體技術等現代化技術進行小學教育工作,結合微媒體時代的特點,通過微視頻解決傳統課堂的時間限制,為學生提供更加有趣、輕松的學習環境,有效提高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為小學教育管理的持續發展提供有利基礎。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為實現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應深入了解人文關懷在現代小學教育管理中的含義,科學協調制度管理與人文關懷的矛盾,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創新工作方式,以此提高現代小學教育管理的整體水平,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師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琳琳.新課程改革形式下的小學教育管理探討[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2):229-231.
[2]趙顯寧,祁宏玲.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高校教育管理創新探析[J].高教學刊,2017(20):165-167.
[3]盧小陶,余雪蓮,杜德櫟,丘苑.人文關懷視角下的現代小學教育管理探析[J].基礎教育研究,2017(03):18-20.
[4]姚麗華.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管理改革研究[J].現代交際,2016(15):153.
[5]劉曉蘇.淺談新課程改革形式下的小學教育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2.
作者簡介:
邱芳,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市蕭山區湘師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