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將近兩年的新課改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新課程改革作為一種新的理念,要想普及并健康地發展,就需要不斷地發現矛盾并解決矛盾,沖破以往教學中的桎梏,建立高效的課堂。而高效課堂的建立需要加強小組建設,加強小組長的培養,完善問題展示、小組討論、小組質疑、教師點評等環節,這在提高課堂效率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課堂構建;小組建設;展示點評;高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06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53
傳統教育模式的優勢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但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卻作用有限。新課改要求課堂具備高效性,具備全面培養學生素質的特點,這些都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但是,因為教師的主導指明的是方向,方向和目的之間的路是需要學生自己去探索的,那么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討論中不可避免地要走彎路,雖然會使課堂效率大打折扣,但學生在這種學習環境中卻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這就形成了最基本的矛盾。對于怎樣解決矛盾,保證課堂效率最大化,我談幾點自己的見解:
一、小組建設環節
高效課堂提倡合作學習,那么小組建設必不可少。小組建設的質量是課堂能否達到效率最大化的決定因素,而小組建設最重要的就是小組長的培養。小組長是小組的領導者,是核心,是教師主導作用的直接體現者。明確組長的責任和作用,強化組長的執行力,是小組建設中的首要任務。
首先,小組長課前應幫助班長分發導學案,督促同學按時交作業,針對教師的批改認真修改,找出自己不會的知識或小組共性的問題,討論時直擊重點,節省時間。課上,自己學習的同時關注本小組同學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課后,組長應與小組成員交流,及時向老師反饋同學的知識掌握情況,以利于老師調整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教師應按時召開小組長會議,幫助他們解決在領導小組成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多給他們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使小組的作用發揮到最大。
二、小組討論環節
課堂討論是高效課堂的一個亮點,同時也有不太完善之處。學生討論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空談,應提前在導學案上做好功課,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巡視各小組的討論狀態,看看是否有低效討論的情況,學生是否討論到了自己預設的問題,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是否有自己意料不到或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發現并據此調整接下來的課堂教學策略,保證課堂效率的最大化。
三、展示質疑環節
展示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環節,應盡量地給每位同學展示的機會。每小組討論一個問題,并且每次由不同的學生展示,討論時間要相對寬裕一點。展示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思考展示同學的問題,對比解題思路發現問題,擴大視野,拓展解題思路。由于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答案有時不夠完美,于是我從幾方面提出了要求:內容盡量正確,思路要清晰,知識要點要全面,書寫工整規范,板書版面安排合理,這五點也是接下來的點評環節要著重關注的幾個方面。
四、點評環節
點評環節應該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學生點評,一個是教師點評。學生第一次點評是針對小組展示的答案的。基于展示環節提出的要求,我給出如下點評示例:我代表某小組對某小組的答案進行點評,我認為某組同學的答案內容上……,觀點……,要點……,條理……,書寫……,版面安排……。我組同意該組的答案;或者我組對某些地方還有異議,請解釋一下。第二次點評是針對第一次點評的表現的互相評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點評:普通話是否標準;聲音是否洪亮,吐字是否清晰;舉止是否大方;說話是否有條理,思路清晰;觀點是否正確。從形式上也給學生提供一個范例:我代表某小組對某小組的點評進行點評,我認為某組同學的點評吐字……,聲音……,條理……,舉止……,內容上……,我們接受(或不接受)該組的觀點,并對該組表示感謝。如果某同學展示的答案有亮點或在點評時能提出新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均可額外給他加分。第三次點評是班長對學生表現和學習方法的點評。班長應從大處著眼,首先總結本課學習的知識點和方法規律。然后對優秀的小組和個人進行點名表揚,對課堂的氣氛和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點評。
但是能在課堂上準確把握課堂教學思路和學生展示效果的人還是教師,所以教師的點評至關重要。教師的主導也是由這個環節來重點體現的。教師應該以鼓勵為主,點出問題的同時也讓學生受到鼓舞,增加學習的興趣。我覺得并不是每一節的課程都要組織學生大規模地討論,應該把傳統的教學和高效課堂有機地結合起來,優勢互補。就拿化學學科的教學來說,一些抽象的新知識的掌握,學生是很難通過合作討論來完成的,這需要教師發揮導向作用給予指點,在學生理解后,對知識的延伸和解題方法再做探究,這樣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完成新課程的要求。
高效課堂建設任重而道遠,還需要我們在不斷摸索中改進提高。
參考文獻:
[1]方穎.關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構建“和諧課堂”的思考[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2).
[2]李卓惠.迎接新型課程改革,構建互動和諧課堂[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3(14).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王小強(1982.10— ),男,河北灤南人,中學二級,研究方向:中學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