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之所以是一種文化,不僅僅是因為其內容,和其思想、語言、方法也有著莫大的關系。至此,身為一名初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新課標為導向,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識,使其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的?;诖?,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其的滲透路徑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策略
一、 前言
由于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緊密性、抽象性,與小學生現階段的身心特征、思維特點并不相符,導致其在開展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性的遇到問題,難以使最終的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目標。而在實踐教學中,借助于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就可以使這一現狀得到改善,使學生在學習中自主探究、分析、掌握等,促使其數學思維的發展,保障其學習目標的落實。由此可見,在現階段,對該思想方法的滲透策略加以分析,是極為重要的。
二、 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原則
(一) 主動性。在數學學習中,學生自身是否具有主動性,和其數學思想的掌握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數學思想的實質,就是指數學思維活動,其是源自實際知識,又高于實際知識的。另外,知識教學也是認知教學,假如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展開獨立性的思維活動的話,就很難獲取到數學思想,也難以使最終的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由此可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側重于學生數學思想的培育工作,為其構建和諧、生動的氛圍等,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實現數學思想的理解、掌握。
(二) 滲透性。數學思想與數學知識有著較大的不同,數學知識是存在于課本間的,是學生翻開課本就能看到的,而數學思想卻是隱藏于知識點中的,需要學生的學習、感悟、挖掘,才能真正地掌握。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應進一步地深化自身的認知,秉持著滲透性的原則,將分類、歸納思想等融入其中,在學生的腦海深處建立起完善的知識框架,使其學習更加有序、順暢。
(三) 目標性。在數學教學中,當教師滲透數學思想時,除了要秉持著主動性、滲透性的原則外,也應注重于目標性這一原則,在此方面,教師可以以以下三點作為入手點。1. 對課本知識中所蘊含的數學思想加以開發,并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對該思想加以具體化、實際化處理。2. 在將知識點與數學思想結合在一起時,教師應提前制定好目標,并劃分出層次,做到循序漸進,便于學生知識的掌握、獲取。3.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知識點與數學思想結合在一起,并做到及時性的分析、總結,使學生在獲取知識點的同時,感受到數學思想,發覺數學學科的魅力,將數學教學的價值全方位地展現出來。
三、 數學思想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路徑
(一) 結合概念教學,體會數學思想
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概念教學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基礎,將對其最終的學習效果產生直接的影響。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將數學思想融入其中,便于學生的理解、掌握,為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保駕護航。
例如,在講解“多邊形的內角和”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采用相應的授課模式,來進行預設定義,幫助學生體驗數學思想,使其的學習效果達到最佳。比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一下,在之前的學習中我們是否學過有關于內角和的知識呢?實現新舊知識間的結合;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回答,來提出既然正方形、長方形的內角和皆是360°,那么任意一個四邊形,其內角和都會是360°嗎?有哪些方法可以驗證呢?促使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找尋到問題的答案,如延長對角線等。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感知數學思想,并達到一個激趣的效果,使最終的教學效果得以強化。
(二) 注重總結歸納,形成數學思想
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推理、預測、思考、歸納、總結等,都相當于體會數學思想的過程,其會逐漸地找尋到問題的解決路徑,促使問題得到解決。至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應意識到這一點,應發揮出引導作用,引導學生注重總結、歸納等,使其逐步地形成數學思想,使其得以更高層次地發展下去。
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的最小值、最大值”等知識點時,教師就可以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借助于函數圖像的建立,來借助數形結合這一數學思維,輔助教學得以開展下去。另外,在教學中,教師也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來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深入性的挖掘,讓學生在知識概括、總結、拓展中獲得“方法”,繼而轉變成“精神”,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靈魂與關鍵,都是數學思想。
(三) 提煉學習方法,完善數學思想
數學教師在開展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也應注重于數學方法的概括、提煉,以在學生的腦海深處建立起知識表象,使其數學能力、思維得以逐步強化。在數學知識中,其的方法、思想都是分布在各個部分中的,相同的問題,也可以運用不同的方法、思想來解決。至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并要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幫助學生對思想、方法加以分析、概括等,便于學生在后續學習中的應用,使培育目標得以逐一地落實。
例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地培育學生對數學方法、思想的概括、提煉能力,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其出示一些例題,讓其對可用的數學思想方法加以分析、闡述等,以此來幫助其掌握、運用數學思想,使其學習效果得以強化。另外,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根據實際的知識內容,將代換思想、數形結合、函數思想、優化思想等融入其中,使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擁有更多的思路、想法,在開發其智力的同時,也減弱其數學學習的難度性,使其發掘數學學科的魅力所在,喜歡數學、愛上數學,為后續的深入性學習打下有效的基礎。
四、 結論
綜上所述,初中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將數學思想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融入其中,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將有助于學生數學方法、數學思維、解題方法的掌握,使其最終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這其中,教師也應掌握正確的滲透方式、方法等,只有這樣才能將數學思想的價值展現出來,為教學活動的持續開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煒.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的應用[J].才智,2016(27):93.
[2]翟增鑫.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科技展望,2016,26(6):248.
[3]楊湖.數形結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6(3):63-65.
作者簡介:李婧,江蘇省蘇州市,太倉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