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吉梅
摘 要: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最重要的資料發文庫,在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高校圖書館最大的特點是流通性較大,在目前網絡技術極速發展的背景下,圖書的管理和借閱基本也都實現了電子流程化,本文就此前提背景下,探討如何在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進行有效的管理并分析創新性的服務。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
創建具有服務特色的高校圖書管理模式是當前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的重要工作,打造具有創新式服務和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可以有效的促進民族地區的特色文化發展。
1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現狀
1.1 不均勻的社會資源配置阻礙著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發展
我國經濟雖然發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少數民族所聚集的邊疆地區經濟發展仍然較為落后,經濟的發展條件不足導致對應的社會資源配置也跟不上,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就受到很大的制約。
1.2 圖書館工作人員文化素質良莠不齊
目前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大多數是引進人才的家屬或者本地居民,少數民族由于受到地區限制,教育方面相對比較滯后,人才培養方案有所欠缺,因此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工作人員文化素質方面有待提高[1]。
1.3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不全
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多數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獻資料或者教學資源[2],在內容方面有待擴充,數量方面也需要增加,但是由于目前少數民族地區在圖書館建設方面經費較少,在文獻的采購過程中大多只重視本校的教學和主流文獻,這就會造成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單一化和文獻資料數量上的不足。
1.4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有待提高
當前多數的少數民族高校圖書館在管理和服務上需要整改和創新,部分高校圖書館的硬件配置、機構架設、運行方式都不是很合理,很多工作仍然需要手動操作,而且由于少數民族地區網絡設備等缺乏,高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所以在服務網絡化和信息化上面舉步維艱。
2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主要特色
2.1 具有少數民族高校學科的特性
因為是高校圖書館,建立的地點處于高校校區,所以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基本都和其對應高校學科有所關聯。各高校所傾斜學科都有所不同,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更為明顯,因此少數民族的高校圖書館一般都具有民族學科的特性。
2.2 讀者具有層次性和民族性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讀者包括當地學生、老師、圖書館管理工作人員、研究人員以及少數的社會人員,這些人員中大多數是少數民族,并且這些人員具有不同的層次性,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具備滿足不同少數民族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
2.3 圖書館館藏圖書的民族性
我國由56個民族組成,每個民族的歷史和文明都非常的飽滿和悠久,每個少數民族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文化。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一般也是收藏其民族文化相關文獻的重要集聚地,作為少數民族地區的圖書館,館藏的內容對于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起著重要的承接作用。
3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創新的主要措施
3.1 社會資源的分配盡量均勻,重視少數民族高校圖書館的資源配置[3]
社會資源分配不均勻嚴重影響著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國家在進行資源分配時應該注重少數民族地區的發展情況,適當的傾向少數民族地區,促進其經濟發展,促進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持續發展。首先政府應該重視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和發展,建立圖書網絡結構,將地區的圖書館連接起來,實現資源互通,構造資源共享平臺,實現資源的整體管理。其次對少數民族的高校圖書館提供一定的發展保障,建立健全的保障體系,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提供完整的發展保障。
3.2 提升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引進先進人才
少數民族地區受到經濟發展的限制,本地資源不足,人口數量較少,相對的人才數量也不高,這些綜合因素使得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發展相對滯后。因此加強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建設,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配合當地支持政策,才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除了加強引進人才的進度,還需要對本地的人才進行培養和建設,派遣原有管理員出外進行學習和考察,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加強理論和技術知識等基礎知識,以此全面的建設人才隊伍,為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人才條件。
3.3 對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進行有效的創新
少數民族地區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文化、風俗習慣等均不相同,如果要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方式進行創新,首先就需要結合當地民族特色和文化特征,在符合民族政策、文化的基礎上,配合當前信息技術的環境,更好的為讀者和借閱者服務。高校圖書館的主要目的還是作用于高校的服務,因此為教學服務是其基礎,將教師和學生的需求作為首要的要求,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的工具,實現管理現代化、一體化和信息化。通過一些調研手段收集讀者關于服務方面的建議,整改服務的方式和內容,更好的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
3.4 重視和加強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的建設
我國各個民族的文化發展都非常豐富,在資料文獻方面也留下了很多的文獻資料,民族地方的文獻資料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瑰寶,將這些精神財富有效的收集并且利用,對于民族文化發揚意義重大。
1)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獻資料室。民族特色的文獻資料室主要是對紙質的文獻資料和實物資料進行收集并陳列,重視對民族宗教文化的相關文獻資料收集整理。民族文化中宗教文化有著重要的地位,宗教文獻中一般都包含著一個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涉及文化、生活風俗、經濟發展過程、政治進程等內容,這些文獻對民族乃至國家都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除此之外,對于國家發布的一些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文件、調研報告等也需要收集起來,體現少數民族在國家政策支持下蓬勃發展。實物文獻主要包括一些民族手工藝品、畫作、雕刻甚至建筑等,雖然此類文物難以保存,但是可以通過與當地相關部門協商保存,建立適當的保存環境。通過建立民族特色的文獻資料室,可以更好的為民族文獻做整體規劃。
2)實現文獻資料的網絡化。目前信息化已經成為趨勢,無論什么行業都可以融入到信息化的潮流中,少數民族地區的高校圖書館也不例外。高校圖書館的網站建設、圖書館的網絡信息化管理、借閱歸還網絡化等,都是文獻網絡化的體現。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環境下,圖書館的管理和應用配合文獻資料的網絡化,可以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效率,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的信息化發展。
4 結語
少數民族地區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對于少數民族自身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高校學生是未來一代人才的主要來源,加強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提升服務,才可以更好的為廣大讀者服務。
參考文獻
[1]徐麗曉,面向知識創新的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構建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1).
[2]謝惠星,福建省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碩士論文,2016.
[3]李子,石方夏,孔繁秀.西藏區域性圖書館聯盟建設背景因素分析與思考[J].西藏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5):13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