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翠鳳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要求也不僅僅是停留在掌握基礎的閱讀知識和閱讀技能,更多的還是要求學生培養思維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基于此,筆者將針對自身英語閱讀教學的經驗,談談自己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看法,希望能夠對提升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成效有所裨益。
關鍵詞:閱讀教學;初中英語;思維能力;培養策略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語言能力,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普適性目標。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應用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中要注重自身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科學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的品質,讓學生在實踐中發散自己的思維,這樣才能夠有效實現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
一、引導學生猜想標題,培養其預測性思維能力
教材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是最基本的英語閱讀材料,里面既沒有不合時宜的內容;也沒有晦澀難懂的單詞。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可以充分利用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本。一篇閱讀文本的標題不僅是其內容的聚焦點,也是重要的題眼。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的標題進行猜想,幫助學生迅速抓住文章的要點,掌握文體特征,從而培養學生預測性的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八年級上冊中Unit 2 Numbers中的“The King and the rice”一文的閱讀教學時,文本題目中將“國王”和“大米”聯系在一起,學生對這個標題可能會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這個標題在黑板上呈現出來,隨后引導學生去猜想題目中國王和大米之間的關系。活躍的課堂氛圍完全被點燃了,學生們紛紛猜測:“The king likes to eat rice”,“The king has a lot of rice?”教師可以將學生的猜想記錄在黑板上,隨后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文本,尋找真正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給予了學生充足的想象空間,還有有效激發了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在閱讀中獲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時也使自己的假設、驗證、推理、分析等思維能力獲得了發展和提升。
二、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比較性的思維能力
在所有的思維活動中,比較思維方法的應用性是比較強的,它通過對兩種不同或是相同的事物進行思維比較,從而探尋事物的特性、本質或是異同。在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中,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教師可以通過為學生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讓學生將自身實際和所閱讀的文本內容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從而提升其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進行七年級上冊中Unit 2 Daily life中短文“A day at school”的教學時候,文章以記述的方式描繪了一個初中學生的一天,很符合剛上初中的學生們的心理發展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候要緊緊抓住這一點,根據文本中主人公在不同時間段所做的事進行深化處理,先讓學生充分了解文中主人公作為一名初中學生在一天當中所做的事情,以及他和朋友之間的事情,然后順勢而為,向學生提問:“How did you come to school after you became a junior high student?”,“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at interesting things do you do with your friends?”,“Are you happy to be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讓學生融入到教學情境中,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回答,從而有效激發學生對比的思維意識和思維能力。
三、挖掘文本內涵,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初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本內容和閱讀技巧之外,還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有所感悟,從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到培養。基于此,教師要善于總結和歸納文章的本質,深入挖掘閱讀文本的內涵,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為學生搭建語言輸出的平臺,從而使其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
例如,教師在進行八年級上冊Unit 8 English week中“English week at Rosie Bridge School”的閱讀教學時,作者針對主題演講的比賽進行了重點講解,豐富的英語周活動就是值得教師深挖的文本內涵。羅西橋的學校英語周是文本中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樣初中英語的學習也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師可以以文本中作者對主題演講活動獲勝者的采訪為引,讓學生思考:“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sked to give a speech in English which usually lasts for two minutes?”讓學生去思考如果自己去進行英語演講應該怎樣做。在文本的最后,文中的艾米說了自己對如何提高自身英語水平建議的一些看法,在這個情境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學習英語的小技巧,增強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和思維碰撞。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和掌握文本的知識,還要深度挖掘閱讀文本中所具有的教育素材和啟發學生思維的內涵,通過課程設計將這些內涵融入到學生的課堂學習中。最后,讓學生在交流和談論中獲得一些和自己不一樣的思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閱讀學習中獲得思維的發展和提升。
四、結語
閱讀教學對于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幫助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豐富自己的詞匯量,掌握閱讀技巧。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發展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使他們懂得根據閱讀文本的標題去拓展文本內容,提升自己的理解能力;其次,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和英語的閱讀學習結合到一起,提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高其學習效率;最后,學生在教師所挖掘出的文本內涵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發散和延伸自己的思維,最終實現了對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1]金施琪,田家寧,徐笑梅.基于“思維可視化”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05):43-46.
[2]王曉漫.課堂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初中生英語閱讀素養的行動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3]許樂樂.基于知識能力性的初中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