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承斌
摘 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學要想達到這一境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就猶為重要。
關鍵詞:語文素養;自學能力;興趣
下面就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好比路燈,引導你走向成功;它猶如船槳,帶你駛向遠方。它能推動學生主動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量。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常采用下列辦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以疑激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時,教師因勢利導,激起他們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是,我強調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學會設疑、質疑、釋疑:如教《向命運挑戰》一文,讓學生根據題目來設疑:“誰向命運挑戰?為什么要向命運挑戰?怎樣向命運挑戰?挑戰的結果如何?”由于抓住主要的問題來設問,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學生學習情緒極佳,很快便弄清課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
以境啟趣:教師帶領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對《鳥的天堂》《桂林山水》《可愛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多媒體課件,再現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高了。
以讀生趣: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如教《再見了,親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讀激情,語音傳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學方法,并配合采用“導語撥動情思”、“范讀誘發情思”、“多讀激發情思”等方法,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和情感,使他們帶著最佳的自學心境,進行品詞品句,理解課文內容,收到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樹立信心
要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擺脫“你講我聽”的現象,在課堂上安排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學。我要求學生查字典和翻閱工具書,解決字、詞、句、篇的一些問題,閱讀相關的課外書,補充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讓他們自己去分析課文,理解課文,提出問題,再從反復的讀書中去嘗試回答自己提出問題,讓學生主動地、自覺地看書,積極動腦思考,在課堂上,對那些學生通過自學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扶一扶,幫助解決、消化。要讓每個學生都有均等的學習機會,人人動手、動口、動目、動腦。要創造條件,讓不同程度學生均有成功的機會。對在學習上取得成功的學生,及時加以肯定、表揚,讓他們把成功的喜悅變成自學的動力,牢固地確立起自學的信心。
三、掌握方法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學的能力,教師必須在閱讀教學中適時地把“鑰匙”——自學的方法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手執鑰匙,去打開語文的知識大門,讀懂各類文章。如《飛奪瀘定橋》一文的教學,則讓學生圍繞“怎樣飛”“怎樣奪”這兩個重點去讀課文,了解事情的經過,讀懂課文。憑借這課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讀寫事的文章時,應住抓事情的經過這一重點去品詞品句,精讀有關片段,弄懂課文。有的課文各段內容的寫作方法相似,就精講一段,啟發學生用學到的方法去自學其它各段,這樣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要把學習方法轉化成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反復實踐,所以我常常選擇不同類型的短文,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方法,去自學,讀懂短文,在班里還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定期交流學習經驗,使同學們能互相學習,通過長期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形成較強的自學能力。
四、養成習慣
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而語文素養是指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思想情感、語言積累、語感、思維品質、品德修養、審美情趣、個性品格、學習方向、學習習慣等綜合評價。如為了培養學生認真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我要求學生讀書時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其中,“心到”是指集中注意力,邊讀邊想。“手到”則要求學生勤查工具書,邊讀書邊圈圈點點,寫寫劃劃,作摘抄或做筆記等。在教學過程中,我著力指導學生去認真讀書,邊讀邊想。教《我的戰友邱少云》一文時,突出抓好描寫“我”的內心及邱少云的外表這兩個重點片段的教學。在學習“我”的內心這一片段時,讓學邊讀邊思考:敵人采用“火力警戒”后,我聞到什么?看見什么?我想了些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想?學生通過看圖,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議論、回答問題,深入到課文中,與作者想在一起,逐步體會到“我”當時的內心的焦急、矛盾、難受、痛苦。從“我的這一系列的內心活動中了解到邱少云的處境的危險。這樣,邱少云的光輝形象在學生中深深扎了下了根,不僅使學生受到教育,受到感染,而且使學生學到了寫人記事的文章一個十分重要的讀書方法——一邊讀,一邊想,通過人物的外表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任何習慣的養成,都必須經過持久的強化訓練。所以,我堅持引導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反復實踐,使學生逐步做到習慣成自然。此外,還經常表揚有良好自學習慣的同學,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做法,使同學們學有榜樣,趕有對象,從而促進同學們良好自學習慣的形成。
參考文獻
[1]董秀艷.提倡閱讀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1(15).
[2]李英姬.怎么在閱讀教學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16(06).
[3]周冬梅.優化閱讀教學,讓語文課堂彰顯活力[J].內蒙古教育,2018(16).